饲养、孵化等相关人员驻岛30余天1500枚鸟卵待孵化
5月9日,沈阳鸟岛两只小鸸鹋先后破壳而出,这是正在人工孵化的25枚鸸鹋卵中最先破壳的;5月7日,今年人工孵化的第一只小丹顶鹤也出生了。记者采访了解到,鸟岛的白鹇、鹦鹉等幼鸟已经陆续破壳,从现在起一直到6月末,沈阳鸟岛将迎来“出生潮”,游客来到景区能看到各种鸟类宝宝。
1500枚鸟卵待孵化
一般而言,鸟类在每年3月到6月陆续产卵,孵化到6月末。为了迎接今年的孵化期,沈阳鸟岛提前准备,在2021年冬天就制定了次年的孵化方案,所有孵化工作按照计划进行,因此今年人工孵化工作进行非常顺利。
“今年鸟类产卵时间比往年早一些,2月中旬鸸鹋就开始产卵了,3月20日丹顶鹤产下了今年第一枚卵。目前,人工孵化各类鸟卵约1500枚,包括雉鸡类、水禽类、鹤类、绿头鸭、孔雀等,种类丰富,数量也很多。”沈阳鸟岛动管部副部长石全刚告诉记者,从2018年至今,沈阳鸟岛一直在做人工孵化,总结了很多经验,目前人工孵化技术非常接近亲鸟孵化。在工作人员精心呵护下,今年出雏的第一只小丹顶鹤目前各项指标都很好。
驻岛30余天保孵化
石全刚告诉记者,今年的人工孵化工作比往年更加艰巨。3月中旬,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沈阳鸟岛安排饲养、孵化等相关人员驻岛,这其中就包括了石全刚。“这样安排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孵化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鸟禽饲养、打疫苗等工作也要同步进行。我从3月16日开始驻岛,到4月17日才回了一次家。”石全刚说。
种蛋进入孵化器后,工作人员每5天需称重一次,保证失水率在16%左右,一旦发现数值不合理,要及时进行调整。此外,每天需要对人工孵化器进行两次数据记录,确保其正常运转,遇到停电要第一时间启动发电机。因此,在孵化期,饲养员要24小时值班。鸟类破壳后,工作人员就更辛苦了。刚出生的小鸟体质很弱,饲养员会将它们放在有灯照的保温设备中,夜里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检查灯照情况,以防灯灭导致保温箱迅速降温,雏鸟被冻死。
救助野生幼鸟
近年来,沈阳浑河水质越来越好,非常有利于鸟类繁衍。每年有很多白鹭、苍鹭等野生鸟类在迁徙途中到鸟岛产卵,到秋天带着它们的孩子飞走。除了景区饲养的鸟类,沈阳鸟岛还会对外岛的野鸟进行适当救助,充分行使野生鸟类保护和科普教育职能。“工作人员在外岛巡视过程中,看到从鸟巢中掉落的幼鸟,会将它们带回进行人工喂养,等它们长大后再放归自然。”石全刚说。
随着今年新破壳的鸟类越来越多,沈阳鸟岛将变身“鸟类幼儿园”,工作人员会将一些幼鸟放到公开区域进行展示,届时游客就能与它们见面了。石全刚提醒,幼鸟胆子很小,游客在参观时不要追赶、吓唬这些鸟宝宝;幼鸟的肠胃很脆弱,请游客不要投喂食物,文明参观。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海搏/文
高级记者 张文魁/摄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