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五三街道,一场以“社区合伙人”为纽带的社区经济革新正在悄然改变基层治理格局。通过党建引领、企业赋能、居民参与的三方联动机制,不仅激活了沉睡的社区资源,更探索出一条“商业反哺民生、消费留在社区”的内需拉动新路径,让小社区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微循环的“大舞台”。
党建搭台:让“沉睡资源”变身“发展引擎”
五三街道下设34个社区,管辖32万居民,曾面临社区空间利用率低、服务供给单一等治理痛点。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以“社区合伙人”机制为突破口,通过党组织牵线搭桥,吸引23家企业以“共治契约”形式加入社区建设。
空间盘活,辽宁贝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党支部以“空间赋能”理念改造千余平方米闲置场地,打造集政务服务、文化活动、社群互动于一体的“15分钟生活枢纽站”,日均服务居民超100人次,让“闲置角落”成为“人气枢纽”。
资源整合,五三街道商会党支部建立“社区资源共享库”,整合企业资金10万元、专业服务团队2支,精准对接居民“养老难”“心里烦”等生活心理需求,形成“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的闭环治理模式。
“我们不是简单引入商业力量,而是通过党建引领让企业‘带着责任来、带着温度留’。”五三街道党工委书记表示,“社区合伙人”机制打破了传统社区治理的资源壁垒,让企业在服务民生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治理需求”与“商业价值”的双向匹配。
经济破题:从“邻里烟火”到“消费内循环”
社区经济的活力,最终要体现在居民的“钱袋子”和“生活圈”里。五三街道通过“社区合伙人”机制,精准激活社区消费潜能,构建基层经济微循环。
培育“家门口经济”,渤海银行推出“社区消费积分计划”,居民在合作餐饮商户消费可积累积分兑换公益服务,推动超60%的日常消费留在社区,形成“消费—留利—反哺”的良性循环。
创新服务场景,京东服务+打造“社区即时零售中枢”,联动周边商超、维修点建立“15分钟便民服务圈”,2025年上半年实现社区配送订单量增120%,既便利居民生活,又带动小微企业增收。
激活银发经济,中益健康养老产业联合社区开设“助老餐厅”,日均供餐200余份,同时开发“适老化改造+智慧监护”服务套餐,带动养老消费本地化支出超20万元。
数据显示,自“社区合伙人”机制运行以来,五三街道社区商业活跃度提升35%,居民人均社区内消费频次同比增长28%,一幅“烟火气与经济气共生”的社区图景正徐徐展开。
民生反哺:让发展成果“可见可触”
社区经济的终极目标,是让居民成为治理与发展的“双重受益者”。五三街道将企业赋能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推出三大反哺举措。
“一老一小”精准守护:通过合伙人项目,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个、青少年托管驿站2个,为100余位独居老人提供“送餐+上门照料”服务,为双职工家庭提供课后托管超800小时。
就业创业“家门口解决”:咚咚管家等企业搭建“社区就业微平台”,上半年发布家政、零售等岗位300余个,帮助150余名居民实现就近就业。
公益服务“双向奔赴”:建立“合伙人公益积分体系”,企业每参与1次志愿服务可兑换社区广告位、活动场地等资源,今年上半年累计开展助困、环保等公益活动32场,受益居民超2000人次。
“以前觉得社区治理是‘政府的事’,现在发现买东西、找工作、帮老人都能参与其中,还能为社区发展出份力。”居民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五三街道“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实效。
未来展望:从“单点突破”到“全域示范”
随着“幸福教育”“健康沈阳”等四大新项目签约落地,五三街道“社区合伙人”机制正从“试点探索”迈向“系统升级”。下一步,五三街道将重点打造三大工程:“合伙人朋友圈”扩容计划,瞄准数字经济、绿色产业等领域,年内新增优质企业10家,建立“行业合伙人联盟”,推动社区经济多元化发展;“智慧治理”升级工程,依托数字化平台建立“社区需求热力图”,实现企业资源与居民需求的智能匹配,提升服务精准度;“共治品牌”培育计划,提炼“五维共治”模式(资源整合、需求导向、持续发展、多元协同、品牌赋能),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经济“五三样本”。
从“闲置空间”到“活力枢纽”,从“单向治理”到“多元共治”,五三街道的实践证明,当党建红与经济蓝交织,当商业力量与民生需求共振,社区不仅能成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更能成为拉动内需、惠及民生的“最大增量”。这里的“社区合伙人”故事,正在为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鲜活的解题思路。
五三街道党工委书记表示,社区经济的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五三街道用“红色合伙人”机制激活的,不仅是社区的物理空间与商业价值,更是党群之间、政企之间、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结与共治信心。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为社区“搭把手”,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为家园“出份力”,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必将激荡出更澎湃的发展动能。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