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意味着什么?是考卷?还是分数?对于浑南区第十一小学(沈阳建筑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的“小豆包”们来说,学生生涯的第一次期末评价却是一场欢乐刺激的闯关游戏。12月23日,建大附小“我是小小建筑家”综合素质通关挑战,犹如一场大型“真人秀”活动,近300名一年级学生个个手握“闯关地图”,身背乐器、跳绳等“兵器”,以小组为单位将22个关卡逐一“解锁”;考官们也并不是老师,而是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守关”坐镇沉稳、亲切。
先讨论再行动 “小豆包”人小主意大
当天8时,建大附小一年级的“小豆包”们准时来到学校,每人领取了一张“闯关地图”。五颜六色的地图上一面绘有一栋大房子,房子上有22个窗户,代表22个关卡;另一面画着路线图,标注了每个测试项目对应的地点。孩子们每4人一组,小组统一行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书法家、小科学家、锻炼小达人、小管理员等22个项目的评价测试。每完成一项,就能得到贴纸装饰房子上的窗户,当窗户全部被贴满即为通关。
一年1班的朱一诺、冯跃然、边诗淇和李熙涵平日里是好朋友,当天,他们组队开始了“冒险之旅”。4名“小豆包”商议了几分钟,决定先进行“小演奏家”测试。当天,建大附小教学楼三层和四层的教室、体育馆、舞蹈教室等成为闯关考点,孩子们在小组内商定通关路线和顺序,计算每个关卡需要的时间和等待的时间,保证完成所有项目的考查,对任务的整体把控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有人动脑有人动手 各司其职闯难关
“这是一场覆盖全学科、充满智慧与勇气的闯关之旅,融合了思维与运用、阅读与表达、艺术与审美、生活与技能、语言与人文。”建大附小校长李磊告诉记者,这次活动旨在对学生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真实的评价,22个评价项目大多数考核内容会指向多个学科的能力融合,同时考查学生自理能力、自信、合作能力的水平,践行建大附小“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理念。
记者在现场看到,22个评价项目包括“自理小明星”“四巧板达人”“古诗大王”“小数学家”“口算超人”“小书法家”“英文歌曲”“小科学家”“象形字”“数独小能手”等,内容相当丰富。“请说出两三个过年的习俗。”“新年习俗有挂红灯笼,穿新衣服,包饺子,舞龙舞狮,相互拜年,给压岁钱……”在“小评论家”测试环节,边诗淇自信地答出了问题,得到了满格贴纸。其他同学抽到的考题中,还有“上学路上路过交通路口,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餐桌礼仪都有哪些?”“这些交通标志都表示什么意思?”等。
闯关过程有笑有泪 展示通关幸福成果
“我的口风琴找不到了!”“我们小组怎么就剩3个人了?”孩子们穿梭在考点之间,忙碌而不失秩序,但闯关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小状况时有发生。有的小组内部讨论意见分歧不断,有的“小豆包”手拉着手就是找不到考点,有的乐器、跳绳丢失急得抹起了眼泪……
接近11时,已经有不少同学陆续完成了所有测试。“老师你看!我的全都是A!”“老师,我的大楼窗户都贴满啦!”“看,我的房子多漂亮!”凯旋的孩子们回到班级,纷纷兴奋地将成果展示给班主任。活动接近尾声,一个小组匆匆跑回“跳绳小达人”测试点,原来,组员肖煜霖对自己跳绳只得到“B”很不甘心,于是全队完成测试后,大家又陪着他再试一次。当气喘吁吁的肖煜霖终于出色完成了挑战时,小伙伴们不禁欢呼雀跃起来。
有担当有思考 六年级考官出色完成“角色”
活动中,作为考官、志愿者的六年级学生也在不停奔忙,在“小豆包”无助的时候,他们主动提供帮助。据介绍,此次活动也是建大附小六年级学生“毕业课程”之一。
“这是我第一次当考官,还挺兴奋的。看到小同学,我得拿出大哥哥的样子。”六年4班的刘程丰是“小数学家”测试的考官之一,“有的小同学比较紧张,我就小声叫他的名字,缓解他的情绪。”据记者了解,通关活动结束后,担任考官的学生们还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讨论总结,最终形成实践报告。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