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浑南区经历了“十二五”时期城市建设、“十三五”时期产业筑基,“十四五”时期即将迎来跨跃发展爆发期。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对于打造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领区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具有重要意义。为帮助我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内容,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特别策划推出《专题报道:浑南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解读》,对“十四五”时期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进行解读。
发展思路
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各领域,提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依托高新区产业基础及创新创业生态,发挥自贸区改革开放先行者作用,提出高新区、自贸区“双轮驱动”。
战略定位
“十四五”时期,浑南区继续提升区域能级和城市品质,建设全域创新策源地、全域开放主门户、全域改革试验区、全域活力未来城,在创新驱动、改革开放、营商环境、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实现引领,成为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领区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发展目标
2035年远景目标。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领区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更加凸显,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区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形成链条完整、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链集群,全面建成以新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市核心增长极,为创新沈阳、数字沈阳、智造强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助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加快形成。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优质高效,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法治建设、平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综合实力全市领先,新经济新业态引领发展,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开放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持续升级,民生保障和治理水平全面提高,生态环境更加绿色宜居,营商环境建设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领区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到202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40亿元,年均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36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30亿元,年均增长1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6%左右。
空间布局
考虑产业发展、产城融合、空间要素的现状和功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实施“西部提效、东部拓展、北部提速”的差异化空间策略,提高增量空间开发效率,全面盘活利用存量空间。构建“一核两极三组团带动、五板块联动”空间格局。
“一核”:是浑南立区之本,是全区发展核心区,承载“科产城”融合功能,打造引领东北创新发展活力新地标、新经济策源地。依托沈阳高新区、沈大自创区沈阳核心区、沈阳(浑南)科学城、区域综合性实验室等建设全国领先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突出创新引领功能。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高新技术产业,聚焦培育优势产业链,提升产业集聚功能。着力建设世纪路和王家湾总部基地,打造总部经济生态圈。建设中央公园新型CBD、沈阳南站金融商贸中心,全面提升奥体商圈、东湖商圈能级,释放城市高端服务功能。
“两极”:布局培育“桃仙临空经济区”“棋盘山产业与生态融合示范区”两个未来发展重要增长极,省市区联动,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着力打造成国家级战略平台。
桃仙临空经济区。在主城区南部,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建设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高地。依托桃仙机场、沈阳南站、自贸区、综保区等,整合临空临港区域,建设空陆双港联动的临空经济区。推动升级版自贸区建设,推进综保区A、B区联动,加速李相生命健康现代产业组团建设。以“保税+”为核心,聚焦发展民用航空、保税+装备制造、保税+研发、保税+医疗、国际商务商贸、跨境电商等临空产业,引领带动区域国际化发展。推动港城一体化,打造集商务洽谈、时尚购物消费、便捷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临空会客厅、空港智慧城。
棋盘山产业与生态融合示范区。在浑河以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采取文旅康养产业与生态保护融合发展模式,建设“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产业与生态融合示范区。采用文化+、生态+等跨界融合方式,整合提升东陵公园、棋盘山风景区、森林动物园、世博园、鸟岛、主题公园、影视创作基地、民俗文化村、滑雪场等旅游度假场所,打造一批超级引爆点,提升世博园商圈商业、住宿、消费、交通等配套能力和宣传营销水平,全面提升棋盘山活力和吸引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三组团”:比照国内一流产业组团建设标准,统筹近期开发与远期发展关系,采用“先行建设环境、接续发展产业”模式,高标准规划建设张沙布、李相、柏叶三个现代产业组团,组团式开发,集中连片布局产业空间,提升重大项目及完整产业链承载能力。
张沙布高端装备现代产业组团。依托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补链强链需要,重点发展以高端装备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
李相生命健康现代产业组团。打造集生物医药、医疗装备、AI+医疗和新药研发、医养健康、保税医疗、医药口岸经济等业态于一体的国际化生命健康产业示范区。
柏叶文教现代产业组团。依托省体育局训练基地、大东北花木文旅小镇等重点项目,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聚焦发展体育休闲、教育培训、花卉观光等,打造文体休闲产业集聚区和产城融合社区,为产业发展持续输送人才。
“五板块”:布局五个特色突出、耦合联动的功能板块,支撑“一核两极三组团”战略,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高新板块。是“一核”的重要承载板块,是全市乃至沈阳都市圈创新驱动发展主阵地。
高新拓展板块。是“一核”重要拓展板块,是沈阳高新区未来扩区空间,与高新板块融合联动。
桃仙临空经济板块(自贸拓展板块)。主要承载“桃仙临空经济区”增长极,是自贸区、综保区未来扩区空间,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核心,是全市开放合作主平台。
棋盘山文商旅与生态融合板块(旅游度假板块)。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主要承载“棋盘山产业与生态融合示范区”增长极。
东南山区农商旅板块。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在绿色农业基础上,统筹生态环境治理、森林资源保护培育、人居环境改善、中心村整体改造,坚持“农商旅融合”,依靠技术赋能发展现代农业,适度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产品电商,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