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16 上午9:31:36 星期一

浑南将建“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辽宁首家!

稿源: 浑南区政府网 2022-01-24

逐步取消低保、低保边缘家庭救助管理城乡界限;年底前建家庭养老床位4500张,把养老设施“搬”进老人家庭;创建东北三省规模最大、基础设施最全的市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在浑南区莫子山公园新建全省首家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减轻市民丧葬支出负担,扩大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对象……

低保、低保边缘家庭

逐步实现城乡通办

今年,沈阳将大幅缩小城乡保障差距,继续提高沈阳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突破原有比例制约,通过大幅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从原来的21.89%缩减至10.57%。创新社会救助常住地申领,实现城乡通办,逐步取消低保、低保边缘家庭救助管理城乡界限,以长期居住地优先原则受理、审核确认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还打破外地户籍“壁垒”,消除地区“隔阂”,具有法定赡抚(扶)养关系且与沈阳市的户籍家庭成员长期共同居住生活的外埠户籍人口,可在沈阳市申办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造成基本生活暂时困难的非户籍地滞留人员可以在急难发生地申请临时救助。此外,还让更多低保边缘家庭及时获得相应的专项救助,力争年底实现在原基础上扩围20%的目标。

增设物业管理委员会

年底前全市社区全覆盖

今年,沈阳要在扎实推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实现新突破。一方面,弥补社区领域立法空白,制定出台《沈阳市社区建设促进条例》,另一方面,在东北先行建立基层治理服务管理平台,完善“人员装户图”,实现数据动态准确率保持在99%以上,推开“资源装户图”,实现覆盖率100%,以两张治理资源图为支撑,形成社区治理数据中心。第三方面,打破现有村(居)民委员会设置模式,健全村(居)民委员会设置,在原有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各类委员会基础上,增设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年底前实现全市社区100%全覆盖。

底前建家庭

养老床位4500张

在全力打造品质养老品牌上,沈阳要实现新突破。首先,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实现“零突破”。大力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把养老设施和标准化服务“搬”进老人家庭,着力破解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护困境。年底前为户籍在沈阳市的特困分散供养、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共计4500张。其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全国领先,按照新建居住区每百户35平方米的标准和“四同步”原则,提高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覆盖面,打造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确保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处于领先位置。年底前完成已建居住区2.88万平方米的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任务。然后,引进知名企业带动沈阳养老品牌升级,年底前,沈阳市内9城区每个区至少引进或培育1家品牌养老服务企业。

设立东北地区首支

健康养老产业专项基金

在养老方面,沈阳还将发展“互联网+养老”,打造“智能看护”居家养老场景,通过为老年人家庭配备紧急呼叫、生命体征监测、红外人体感应等智能看护设备,提供应急救援联络等安全协助。以在“沈阳养老”APP、微信小程序、沈阳养老服务网进行线上点单为主,运用养老服务企业“助老专线”,有效链接家政、餐饮、养生保健、社区志愿组织等线下实体服务资源,让老年人享受科技带来的居家养老服务提升。不仅如此,沈阳还将设立东北地区首支健康养老产业专项基金,基金注册规模3.5亿元,并积极申请辽宁省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5亿元。基金重点投向提供养老服务、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等领域的相关产业和企业,进一步推动沈阳健康养老产业做大做强。

创建东三省规模最大市级

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今年,沈阳将在持续加强孤儿、留守儿童关爱保障上实现新突破,首先,实现省内首个社会散居与集中养育孤儿标准统一,持续提高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将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标准提高38%,实现社会散居与集中养育标准相统一,成为副省级城市中第4个、省内第1个实现标准统一的城市。其次,超前谋划构建市、区、街道三级未成年人保护阵地。创建全国领先,东北三省规模最大、基础设施最全、功能业务形态最多、保障范围最广的市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区(县)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覆盖率达到75%,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覆盖率达到50%,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然后,打造全国高品质家庭寄(助)养品牌项目。创造“暖爱”品牌项目,提高寄(助)养“三方面”标准要求,为符合条件的孤儿向社会招募更有品味、更有爱心、更有实力的爱心人士组建家庭,提升寄(助)养品质。

年底前80%城市社区

拥有10个社区社会组织

今年,沈阳将打造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沈阳模式,创设“一会+N中心”,即:街道(乡镇)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成立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重点培育生活服务类、邻里互助类、公益慈善类、平安建设类、科教文体卫类和乡村振兴类等六类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更好发挥作用。同时打破登记限制,加大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力度,降低街道(乡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登记注册门槛,注册资金由3万元降低为500元。首次设立社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专项资金,通过公益创投活动为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资金扶持,引导更多备案制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两邻”工作实践。年底前,沈阳市拥有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的城市社区由45%提升至80%,拥有不少于3个社区社会组织的农村社区由27.5%提升至70%。

建东北首个婚姻登记

档案跨区查询服务平台

在加强婚姻登记管理上,今年沈阳要实现新突破。在全省率先实现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参与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为有需求的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建立特邀嘉宾颁证制度,提升颁证仪式的教育纪念意义。建立东北地区首个婚姻登记档案跨区查询服务平台,围绕满足市民查档需求,依托婚姻档案数字化和资源共享平台,在沈阳市探索开展婚姻登记档案“一站式查档”“跨区查档”。除此,沈阳还将打造全省领先的特色化婚姻登记场所。在沈北新区建成1000平方米的全省领先的现代化、规范化、智能化婚姻登记处;在浑南区莫子山公园新建全省首家公园(花园)式婚姻登记场所。

扩大殡葬服务费用减免对象

今年,沈阳将在推进惠民殡葬政策,加强殡葬执法上取得新突破。一方面,实现全市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政策全覆盖、普惠制、均等化。围绕满足市民基本殡葬服务需求,减轻市民丧葬支出负担,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对象由原有七类人员扩大至沈阳市户籍无丧葬补助逝者、生前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逝者及8类特殊对象减免。另一方面,力争骨灰撒海数量排名全国第一,加大骨灰海葬惠民力度,提高骨灰海葬补贴标准,提升骨灰撒海服务水平。第三方面,建设遗体捐献逝者和海葬逝者纪念广场。大力推行绿色生态安葬方式,加强设施供给,推进公益性骨灰堂建设,为经营性公墓配建树葬、草坪葬等设施,为不保留骨灰者和遗体器官捐献者建设纪念载体。此外,还创新完善互联网+殡葬执法,建立沈阳市殡葬执法智能监管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殡葬市场情况,从现场执法向智能执法转变。(来源:腾讯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

主办:浑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浑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浑南区委宣传部 浑南区联系电话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1120003 公安备案号:21011202000218 辽ICP备08100350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浑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浑南区委宣传部 地址:沈阳市浑南区世纪路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