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浑南区,辽宁向日葵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向日葵数字”)已深耕数字教育领域十余年。秉持“用数字化、智能化支撑大规模‘因材施教’”的使命,这家企业正推动教育教学形态变革。近日,我们专访其相关负责人李宏伟,探寻企业全国布局的战略、技术研发的优势,以及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与未来规划。
全国120余基地,保障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自2010年创立,向日葵数字便启动全国化布局——以沈阳为总部,在北京、上海设南北运营管理中心,在西安、武汉等城市布局区域中心,最终形成覆盖全国的120余个运营与服务基地。
“布局核心是让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快速触达教育一线。”李宏伟解释。不同于“单点突破”的产品策略,企业构建了自主研发的完整产品矩阵:SVS仿真虚拟交互系统、知识图谱平台、资源数据中台等协同发力,不仅服务院校教育,还延伸至军队军工、数字出版、企业大学四大领域,为不同场景提供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
深耕“精准”“适配”技术,告别教学痛点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技术是核心驱动力,向日葵数字的技术优势集中在“精准”与“适配”两大突破点。
“我们自主研发知识抽取、标引、重组算法,能搭建‘专业-课程-岗位’三级能力图谱,让孤立的知识点、技能点实现动态关联。”李宏伟介绍,针对教育场景优化的教学策略专属大模型,还能智能生成教案、规划个性化学习路径,直接解决“教得杂、学得散”的行业痛点,大幅提升教学效率与知识掌握度分析准确率。
此外,企业研发的低代码智能体开发平台,可快速创建校务管理、教学协同等20多个场景的专属智能体,降低教育机构技术使用门槛。截至目前,向日葵数字已承担多项省部级课题,手握近200项知识产权,技术实力获行业认可。
跨领域合作800余高校,文博会展“AI+教育”
凭借技术与产品优势,向日葵数字已在多领域实现深度合作落地。院校领域,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携手,累计服务800多所高校高职,助力解决教学数字化、个性化难题;军队领域,覆盖所有军事院校及多个战区,承担重要平台开发与运维;数字出版领域,与商务印书馆合作推进国家规划数字教材遴选与开发,推动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企业领域,为中国核工业集团等央企搭建企业大学数字化学习体系。
谈及2025年深圳文博会的展示亮点,李宏伟表示,企业重点呈现智慧课程平台、知识图谱平台、数字教材与数字阅读等产品,核心是传递“人工智能+数字教育”的深度融合范式。“比如数字教材能根据学习者情况动态调整内容,数字阅读可精准推送适配资源,让观众直观看到教育数字化的实际应用效果。”
锚定“专精特新”,打造未来教育中国范式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向日葵数字将荣誉转化为发展动力。李宏伟透露,企业长远愿景是“与客户共创教育教学新形态,打造未来教育的中国范式”。“接下来,我们仍会聚焦教育数字化核心赛道,持续打磨技术与产品——无论是优化大模型的教育适配性,还是拓展更多场景的智能体应用,最终目的都是让数字化更好地服务‘因材施教’,为中国教育数字化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