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餐盘里的饭菜是否新鲜安全,始终是家长心中最深的牵挂。校园食品安全绝非学校的“独角戏”,而是联结家庭期盼与社会责任的民生考题。近日,东北大学附属小学(浑南)联合学校膳食监督委员会、沈阳国字菜篮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沉浸式食安探访”活动,以“校家社”协同之力,将“看不见的守护”化为可感可触的安心,奏响了共护成长的食安协奏曲。
溯源“菜篮子”:解码食材安全密码
探访首站直指校园食材的“源头腹地”——沈阳国字菜篮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食材验收区,家长代表们看到每颗蔬菜、每份肉品都贴着带产地与检测报告编号的溯源标签,如同拥有了专属“身份证”;冷链储存区显示屏上稳定的温度数值,为食材新鲜筑起“恒温铠甲”;企业质检室内,检测仪器正逐批筛查食材安全指标,不放过任何细节。
“食材到学校后还会二次检测吗?”“冷链运输如何保证无缝衔接?”面对家长们的直击关切,企业负责人给出明确回应:“从田间到校园餐盘,每一步都留痕,每一环都可控。”亲眼见证全链条管控流程后,家长们心中的牵挂渐渐化为踏实的信任。
直击“粒粒厅”:见证烟火里的用心
从源头溯源转向校园后厨,东北大学附属小学(浑南)“粒粒餐厅”的“透明操作”同样打动人心。在食堂展示区,透明防护栏内的厨师身着洁净工装,戴一次性手套有条不紊地演示锅包肉制作:从肉片切配、调料配比到火候把控,每个步骤都清晰呈现。阳光与灶台油星交织的“烟火诗意”中,食堂管理员递出的晨间肉品检测单,让“新鲜”二字有了坚实依据。
当金黄酥脆的锅包肉分到孩子们手中,一张张沾着酱汁的笑脸成为活动最动人的注脚。“看到他们吃得香,比什么都强。”一位老师拍下这一幕时感慨道。这份藏在烟火气里的用心,在孩子的笑容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校家社联动:共筑食安防护网
这场不足3小时的探访,早已超越简单的参观范畴。学校敞开大门“晒”流程,家长走进幕后建信任,企业亮出标准应期待,构成了校家社三方的双向“奔赴”。通过线上问卷收集建议、形成整改计划落实责任,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了食安守护的“同行人”。
此次活动以“食”为桥,生动诠释了校园食品安全的共治之道。正如校方所言,守护孩子的餐桌就是守护他们的成长,织密校家社守护网,便是为教育民生筑牢最温暖的底线。而每一口安心的食物,都是写给成长最好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