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16 上午9:31:36 星期一

战疫情共成长 20万学生接力抗疫手势舞

稿源: 辽沈晚报 2022-04-15

从3月24日至4月11日,本报 “以舞抗疫”致敬最美逆行者大型接力策划活动“舞动”全城。成长学院集合全部门之力,夜以继日与全市近百所学校对接,收集从四面八方汇总的近千条视频,联系着20余万响应号召参与活动的学生。

“抗疫手势舞”从高校校园扩面到全市中小学生,形成一股积极的力量,师生们随着音乐舞动双手,跳出对健康的希望,展现抗击疫情的乐观心态,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坚定信心,携手抗疫。

受疫情影响,辽宁全省高校实行“铁桶式”封闭管理,但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同学们未曾缺席,在网络短视频平台,沈阳城市学院的学生们开启“抗疫手势舞”创作模式,越来越多高校学生加入,掀起了一拨“抗疫手势舞”热潮。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一热点进行采访报道,很多中小学生家长纷纷表示,这个活动特别有意义,也想参与进来。

记者迅速落实与各中小学校的对接,两天内陆续有沈阳雷锋朗诵团、童晖教育集团、文萃小学、步云山路小学加入“抗疫手势舞”接力。

为了让更多同学能参与到本报活动,记者还陆续联系了沈河、浑南、皇姑、沈北和于洪五区教育局,得到了大力支持和鼓励。

浑南区教育局反应速度最快,记者上午联系到德体艺科的老师,下午就陆续收到了各个学校发来的视频,每个视频还都被细心编辑好了学校和姓名,效率“杠杠的”。

沈河区的学校传来的视频种类最多,舞蹈、朗诵、合唱各种题材都有,老师们也加入进来,与同学们一起跳起手势舞。教育局的老师们晚上9点多还在加班加点接收整理视频,记者也跟着一起忙到半夜,都为了第二天能早点把视频和报道推送出去。

皇姑区三十多所中小学校与记者建立了合作。记者首先将收集到的视频进行初筛,确认合格的作品再进行剪辑加工,整个过程耗费大量心力。

于洪区教育局向区内学生发出号召,并统一了手势舞所用的背景音乐,让每个孩子的舞蹈都统一协调,便于后期剪辑。

沈北新区在区教育局的号召下,总共有近三十个学校参与。学校鼓励孩子积极练习,家长的热情也很高,不光是照搬网上的动作,还有家长和孩子自创的部分。

考虑到学生和家长的参与热情,以及想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鼓劲儿的心情,所有记者加快了工作频率,尽量让所有参与接力的视频都能够如期刊发,从收集到制作不敢耽误一丝一毫。尤其是学校名称和同学姓名,需要经过反复核对,保证视频质量。

除了组织集体报名,“抗疫手势舞”接力还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响应。记者在辽沈晚报童HUA沈阳群、辽沈书画社、人文社、阅读社、户外社等微信社群发布征集消息后,群内立即沸腾起来,大家纷纷表示要为抗疫尽一份力。

记者了解到,群内不少家长都是本次抗疫的参与者,他们中有医务人员,有警察,有“大白”,也有志愿者……

家长纷纷表示,感谢辽沈晚报给予孩子们这样一次机会,在这个特殊时期,孩子们的舞蹈也带动家长,亲子共同来感谢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勇士。这是一场最直观的家庭教育,让家长和孩子都受益匪浅。

视频记者是刚来报社不到一个月的新人,刚上岗就接了这个大活儿,短时间接收数百条视频导致她的ipad系统崩溃,后来只能一边剪辑一边删除之前的视频。

视频的舞蹈和歌曲种类繁多,甚至还有朗诵、快板等表演,她要先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再把小朋友们跳得最好的那段剪辑出来。这绝对是对耐心和细心的考验,同一首歌曲她每天要听几十遍,还要确认好每一个孩子的学校和姓名,再一点点剪辑整合到一起,晚上睡觉,梦里耳边好像都回响着“谢谢你,因为有你……”

虽然劳累而琐碎,但看到视频中同学们那么认真的表演,看到他们精彩的一幕在辽沈教育视频号上展现出来,都让记者觉得成就感满满。

辽沈晚报记者 闫柳 冯美琳 王冠楠 张铂 高鹏 见习记者 于佳平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

主办:浑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浑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浑南区委宣传部 浑南区联系电话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1120003 公安备案号:21011202000218 辽ICP备08100350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浑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浑南区委宣传部 地址:沈阳市浑南区世纪路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