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沈阳中考将于7月18日正式开考。对于中考考生来说,正好还有一个月复习时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中考面临着诸多变化,有考生反映,想要好好学习,却总是静不下心来。
目前,沈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正在进行“微笑中高考”心理辅导公益活动。“心理老师们走进中学校园,对考生进行面对面心理辅导,就是希望帮助考生们调整好心态。”6月17日,市第五十九中学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伟建议考生,学会“拥抱”压力,充分利用这一个月的“黄金备考期”。
接纳困境
特殊的学业阶段,特殊的外部学习环境,抱怨只会让大家徒增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如果考生们不能改变外部环境,那么就要试着去接纳,尝试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大浪淘沙,适者生存。“接纳”就成为考生们要真正面对的心理准备期,真正从心理上接纳,考生们才会停止抱怨,停下脚步,看一看周围到底在发生什么。
付诸行动
考生们可以试着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当下你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然后深呼吸,逐字默念,直到你认为完全可以接受它,就用红笔打“对勾”。然后想想面对这些,我能做些什么。写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每天按时去做,在做到后,在后面打上“对勾”,没有就打上“叉”,尝试着每天去做。大家只和昨天的自己比较。
科学作息
古人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养”,因为心“不用则滞”“不养则瘦”。考前冲刺要劳逸结合,最好为自己制订一份科学的作息制度,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开夜车,不打疲劳战。这样才能保证考试时具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此外,复习期间的饮食也相当重要。
增强自信
考生要学会消除思想顾虑,增强自信。告诉自己:中考与以往大大小小的考试并没什么两样,反倒较为科学、客观和公正。
另外,考生要学会倾诉。一个忠实的听众能帮助你减轻因紧张带来的压抑感,因此,当考生为考试而坐卧不安,担心焦虑时,不妨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与他人共同分担。
适当运动
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呼吸性的锻炼,例如慢跑、游泳或者暂时丢下书本到户外散步,置身于大自然怀抱,都可以使人信心大增,精力充沛。这些活动能让人肌体彻底放松,消除紧张和焦虑。因此,繁忙的学习之外一定要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务必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迎接考试的到来。
自我激励
激励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研究发现,一个受到激励的人,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考生不妨写出自己的考前计划,展望美好前景并大声朗诵一下。或者在心中想象自己努力学习,然后信心满满的参加考试,成功的走出考场这一整个流程,这些都会激励我们内在的力量!
家长辅助
很多考生家长反映,自己比孩子还要焦虑难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定不要影响到考生。所以,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没有压力的外部家庭环境”至关重要。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之余,要在心理上帮助孩子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切莫因为重视而盯着、吵着。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封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