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在德国慕尼黑拍摄的堆放在玛利亚广场的餐椅。德国总理默克尔23日凌晨宣布,延长“封城”至4月18日。 新华社发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欧洲地区新增新冠病例数已连续3周呈上升趋势,最近一周新增病例更是超过120万例。一些欧洲国家重新宣布了“封城”等防疫措施。专家认为,欧洲出现新一波疫情有多重因素,英国报告的B.1.1.7变异病毒流行是重要原因之一。
疫情反弹 多国无奈再封禁
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一些疫情蔓延迅速的欧洲国家,上周宣布在部分疫情严重地区重新采取严厉的防疫措施,保加利亚和波兰更是在上周宣布再度实行全国性封禁措施。
法国总理卡斯泰18日宣布,“法国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自19日午夜起在16个省执行至少为期4周的封闭隔离措施。
因疫情趋紧,波兰政府17日宣布,3月20日至4月9日期间将全国定为疫情防控最高等级的“红区”。“红区”内除超市、药店等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店铺外,其他店铺一律关闭。
保加利亚从22日开始实施新的全国封禁措施,为期10天,包括关闭所有教育机构以及体育场、娱乐场所和大型商场,暂停举办各类聚集活动与展览等。
多重因素 变异病毒影响大
多国专家和政要认为,欧洲出现新一波疫情的重要原因是变异新冠病毒的快速传播。德国总理默克尔23日表示,目前德国新增病例数正在呈“指数型”增长,主要原因是传染性更强的变异病毒B.1.1.7快速蔓延。这种变异病毒“更具致命性和传染性”。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附属埃森医院病毒研究所所长乌尔夫·迪特默表示,原本春季紫外线强、温度更高、户外活动时间更多等因素会有助于减缓传染速度,“但这些优势可能被变异病毒抵消”。
拉脱维亚首席传染病学专家乌加·敦皮斯近日表示,该国新一波疫情很大程度上源于两种变异新冠病毒,分别为英国和乌干达报告的变异病毒。
据波兰卫生部统计,近期该国新增病例中超过60%感染的是B.1.1.7变异病毒。
接种缓慢 英欧疫苗起争端
目前英国疫情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归功于英国及时部署并大力推广疫苗接种。截至22日,英国已有近2800万人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
相比之下,欧盟一些国家疫苗接种速度较为落后。截至20日,英国每百人中约有44人接种新冠疫苗,而欧盟地区每百人中仅有约13人接种。
因担忧可能出现的血栓风险,欧洲多国此前宣布暂停使用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和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欧洲药品管理局18日发布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该疫苗不会增加接种者整体的血栓风险。此后,一些欧洲国家恢复接种该疫苗。
欧盟领导人定于25日开会,商讨是否禁止阿斯利康在欧盟地区生产的疫苗出口至英国。(据新华社)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