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将打造一批能够代表城市形象的地标性夜经济集聚区,打造一批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夜间消费品牌。到2022年全省将创建省级夜经济示范街区20个、市级夜经济示范街区50个,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夜经济激发城市活力,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昨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省商务厅、住建厅和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在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和改善夜间消费环境等情况。
已对餐饮住宿企业给予
累计6400余万元帮扶资金
2019年,省商务厅下发了《发展夜经济促进夜晚消费的意见》,为各市商务主管部门推动夜经济发展明确了方向。沈阳、大连等地也分别出台了促进夜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今年,省商务厅先后下发了《提振信心促进商业消费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每户企业配一名帮扶联系人,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
对全省1182家餐饮住宿企业给予累计6400余万元的帮扶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全省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开复工率达到97.9%。抢抓节日商机,做热夜晚消费。据统计,“五一”、端午等节假日期间,沈阳塔湾兴顺夜市日均客流量约2万人。朝阳市积极推动商旅文、吃住行、游购娱深度融合,组织各大商业企业开展夜晚促销活动,拉动夜晚消费增长20%以上。丹东安东夜市开展网红直播、民俗表演、免费赠饮、幸运抽奖等特色活动,辽阳前杜夜市景区汇集赏夜景、吃美食、住农家消费新热点,两大夜市日均客流量均达1万人以上。
为提振消费信心,省商务厅联合辽宁银联、美团点评、苏宁易购、辽宁联通、招商银行等企业和平台,在全省范围内累计发放各类消费券、红包等补贴近2亿元,取得了积极成效和良好的社会反响。辽宁银联消费券实现“精准化”发放,增加宾馆酒店、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等行业,多领域跨界联动,促进生活消费全面复苏。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增长,努力将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狠抓汽车、成品油、夏季服装、5G手机、智能家电等重点商品销售,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拟启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优化夜间文旅消费环境
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介绍,我省现有的夜经济产品类型,大多局限于餐饮、购物、游船、灯光秀等,文化、演艺、康养类的产品仍然很少。在总结提炼地方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我们拟启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相关工作,不断优化夜间文旅消费环境,丰富夜间游览产品、夜间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服务,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模持续扩大。通过发挥集聚协同和带动效应,集合夜读、夜游、夜娱、夜秀、夜市、夜行等业态,提升内涵品位,缓解供需错位,让游客留下来,让市民走出来,形成各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真正做到,夜间经济不只是吃喝购物,还要有书店,增加夜的温馨;有演艺,增添夜的活力;有文博,增加夜的思考。
未来将以辽宁省特有的地域文脉和文化内涵为核心,鼓励地方戏剧、演艺、网红和院团创作具有辽宁特色的演出剧目,支持各景区及周边与戏剧、演艺、网红和院团进行合作,以室外或广场作为演出场地进行融入实景的演出。
辽沈晚报记者 胡婷婷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