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进行登记
注射现场
“接种新冠疫苗是为了我自己的健康,防疫道路千万条,接种疫苗第一条。” 5月23日,沈阳细雨绵绵,天气微凉,但前往和平区沈水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的市民仍络绎不绝。当日13时许,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在接种点门前看到,市民在遮阳棚下有序排队等候,他们听从医护人员提示按流程进行扫码、测温、登记信息,接种全程高效顺畅、有条不紊。
居民手持彩色小卡片 雨中等待有序接种
5月23日13时许,天空阴沉,沈水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前一大片红色的遮阳棚下排了两条长长的队伍,每位市民手中都有一张彩色小卡片。“我们中心主要承担沈水湾街道7个社区5.43万居民的疫苗接种工作,街道印制了‘7+1’卡片,‘7’是7个社区每个社区一种颜色,‘1’是流动人员白色卡片。卡片正面标注居民姓名、身份证号码、接种时间等基本信息。居民接种需要提前跟社区预约,为了人员不聚集,预约时间精确到时间段,中心一小时最多可接种120人次,因此,每个时段每个社区预约15人左右。” 沈水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小卉介绍。
记者看到,接种点各区域分隔清晰,有明显导向标识,前来接种的市民可以按照等待、预检、登记、接种、留观的先后顺序单向行进,避免了交叉往返。医务人员按流程认真仔细地为接种市民进行信息核实、疫苗接种、接种后观察,耐心跟接种者讲解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绿色通道+夜场模式+节假日无休
在进入中心大门前,居民需在门口扫码核对信息,随后进入健康询问处,医护人员将彩色预约卡回收后对居民进行基本信息的询问。在这里,常问的问题有“是否发热?”“是否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以往接种本疫苗后是否有不适?”“是否高血压?”“今天有喝酒吗?”等。居民在《接种知情同意书》上签名后方可进入等候区,排队进入接种室进行接种。接种后,需到留观区进行半小时观察。
除了正常排队的接种居民,沈水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前还单独设置了一列红色遮阳棚,这是老人的“绿色通道”,65岁及以上老人优先接种,让老年人不必过久等候,享受“随到随种”的暖心服务。为方便上班族接种疫苗,接种点工作人员还加班加点开启“夜场模式”,每天8时到21时,节假日无休,很多时候,他们一忙就忙到23时才能下班。可见,大家接种热情高涨之时的“来打尽打”背后是一群医护工作者的日夜坚守。
居民心声:全民防疫共同努力
和平区沈水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人,7个接种台,日最大接种能力达到1200余剂次。截至目前,已完成接种14018剂次,无一例接种差错和异常反应发生。“每天晚上,回收的预约卡片会返回到社区进行汇总比对信息,形成信息采集的工作闭环。居民在进入留观区观察时,也会有一张留观卡,卡上标注第一针和第二针接种时间等,一目了然。”王小卉介绍。
“没什么感觉,挺好的,家门口就能打疫苗,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当然要支持了。家里还有孩子要照顾,所以我和老伴儿预约周末来打疫苗。”家住中海社区的王大爷表示,从排队到观察结束一共一小时,整个过程有序高效,每个程序的工作人员都很认真负责。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吕佳 文并摄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