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在皇姑塔湾地区值守的工作人员。新华社发
1月5日12时至1月6日12时,沈阳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1月6日12时,本次疫情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9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1例。1月6日下午,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上作了疫情防控情况介绍。
病例情况:前往医大一院发热门诊就诊时检出阳性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萍介绍,1月5日12时至1月6日12时,沈城新增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病例基本情况为:刘某,男,39岁,中国籍。家庭住址为沈阳市铁西区兴顺街纳帕阳光小区,自由职业者。因发热前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医大一院)发热门诊就诊,医大一院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目前已转入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经省级医疗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风险管控:新增1个中风险地区 精准核查暴露人群
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二级巡视员毛印百介绍,沈城持续强化中风险地区管控措施。经省防指批准,皇姑区长江南街197-1号楼调整为中风险地区,按照中风险地区管控要求,实行只进不出的封闭管控措施,禁止居家隔离人员离开住所,确保风险不外溢。截至1月6日记者截稿时,我市中风险地区为17个。
同时,沈城切实加强暴露人群管理。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研判,精准核查在被污染环境中的暴露人群,并对其采取精准管控措施。对疑似或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严格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解除后,实行7天社区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
追踪病毒:扩大流调溯源范围 排查各类密接27865人
王萍介绍,沈阳继续扩大流调溯源范围,采集沈医二院北院区收废品人员邓某某及妻子汪某某的血、咽拭子、鼻拭子、便、痰生物样本和居住环境标本40份,结果均为阴性。筛查2020年12月19日-27日沈医二院门/急诊、神内二病房相关医护人员39人,并采集此人群的血、咽拭子、鼻拭子、便、痰生物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同时,深入开展密接排查隔离工作。截至1月6日7时,共排查病例的各类密切接触者27865人。全部实施了隔离管控措施。其中,密切接触者1222人、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7515人、次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19128人。截至1月6日7时,本次疫情全市共涉及177个疫点,全部开展终末消毒及消毒效果评价。采集环境样品16153份,消毒面积达164790平方米。
核酸检测:公布29家检测机构名单 市民可预约检测
按照市防指的统一部署,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加强组织,连续作战,不辞辛苦,昼夜不停地推进核酸检测工作。截至1月6日12时,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完成采样7321562人、累计完成核酸检测7273712人,除1月4日发布的1例阳性外,其他均为阴性;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完成采样2591143人、累计完成核酸检测777597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时,全市做好日常核酸检测工作,市卫健委1月6日向社会公布了29家具有核酸检测资质医疗机构名单,广大市民可以在市卫健委网站上查询,可以电话预约进行检测。沈阳第三方检测机构因承担全员核酸检测任务,暂时不对外提供检测服务。
毛印百提醒广大市民,在核酸检测采样期间,全程佩戴口罩,自觉保持1米安全距离,听从指挥,文明排队,不扎堆、不聚集,做好自身健康防护,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当前我市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市民要坚持科学正确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习惯。出现任何身体不适,都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切勿耽误病情造成疾病的传播。只有人人做好自我的健康监测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阻止疫情的传播。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子匀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