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继续在重要版面刊发报道,报道大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人民日报》在题为《大连全力保障市民生活物资需求》的报道中指出,自7月22日发现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以来,大连市按照“完善机制、平稳有序、对接精准、全面覆盖”原则,全力以赴保障全市近600万人市场供应以及高风险大连湾封闭地区居民物资需求。
报道称,大连市根据高风险大连湾街道16万多居民分布情况,划分20个片区、均衡布局76个物资发放点。拓展线上服务广度,协调沃尔玛、大商等15家企业,居民可通过平台点单,物资运送到发放点进行分拨,2000余名社区(村)工作人员等组成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配送。提升线下服务质量,调集120余辆次蔬果直通车,在各社区、村巡回供应;成立“党员突击队”,对孤寡老人、残疾人、孕妇等特殊群体,采取“管家式”服务,及时解决药品、母婴食品用品等物资需求。
《经济日报》8月3日在题为《全民战“疫”卫大连》的报道中指出,面对疫情,大连没有恐慌,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600多万大连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医护人员、基层工作者、志愿者坚守在防疫岗位上。局部区域封闭、全面彻底消杀、细致入微流调、全民核酸检测、科学及时救治。全民出击守卫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报道指出,全民战“疫”,积极参与核酸采样是对新冠病毒有力的回击。自7月26日大连启动全民核酸检测以来,数百万大连市民积极响应号召,来到检测点,有序参与核酸样本采集。在市民的大力配合下,截至7月31日24时,大连市累计完成核酸检测448.8万份,主城区核酸采样工作顺利完成。
报道强调,为做好病患救治,国家、省、市专家组成医疗救治专家组进驻定点医院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每日常规会诊和特殊病人随时会诊。每天,都有专家进入病区,进行重点患者的查房工作,了解患者每天的病情变化,专家组还逐一为每个患者会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仅两天时间,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就将在院400多名病人转移至7家医疗机构,腾出病房接纳确诊病例。为确保符合无症状感染者集中医学观察治疗的病房要求,医院对腾空的剩余病房进行了改建,增加床位400张。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