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局中药师按照中药处方进行调剂。张文魁摄
“向市民免费发放中药香囊、高速收费口和客运站测温工作、为密接者提供集中隔离医疗保障服务……别看我们是一家区级中医院,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医院领导班子和医护人员全部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去,展现了中医人的责任与担当。”7月15日,沈河区中医院院长臧勇称,疫情期间,他们自制“中医三宝”大受好评,向市民免费发放“三宝”之一的中药香囊3万余个,发挥了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的作用。
中药香囊 免费发放3万个
“大夫,白色袋的中药香囊还有没?我特爱闻那个味道,放枕边晚上睡眠都好多了。”当日,在沈河区中医院的门诊大厅,一位阿姨向工作人员“索要”中药香囊。阿姨所说的“中药香囊”就是该院的“三宝”之一。该院副院长鲍旭称,中药的香味有化湿化浊的功能,还能扶正固本,也就是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我们医院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就做过类似的香囊,有一定的经验。在新冠疫情最初的时候,医院就组织院内名中医进行配方的研制。”鲍旭称,他们当时做了好多种配方,专家在“临床试验”中比对哪种气味更易被接受,哪种中药配比更加合理有效。
“当时医院都停诊了,为了制作香囊,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都过来加班。过程也挺波折的,那时候用于装香囊的无纺布的小袋都买不着,只能到茶城去买装茶叶的袋子,求人家进货。”回想那段日子,臧勇很是感慨:“大家什么都不图,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医院先后制作了近3万个小香囊发放给附近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及辖区民警、一线执勤的交警。”
中草药消毒 每天额外增加四次
这个“设备”是干啥的呀?在该院三楼,一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拎着一个铁质的冒着烟的圆盘认真地走遍医院每一个角落,边走还边将圆盘抡起来,“这是我们的‘三宝’之二——中草药消毒,是我们医院独创的一种消毒方式,除了每天正常频次的含氯消毒液的消毒外,额外增加每天四次中草药消毒。”该院副院长王蒲宁告诉记者,这个外观看起来很“土”的装置是他们自己动手焊的,就是想做一个能装“药堆”的器皿,“药堆”里面包含10多种中药,点着了之后通过“人工走动”让气味遍布医院每一个角落。从现代医学角度讲,中草药香薰烟雾有一定吸附作用,而且中草药燃烧后对瘟疫瘟毒类疾病有防治的作用。
“我们医院对负责的定点隔离宾馆也每天进行四次中草药消毒。”王蒲宁称,自4月22日起至今,医院7名医护人员驻守在沈河区一家集中隔离酒店,先后为重点地区来沈人员的密接者提供集中隔离医疗保障服务,“隔离人员都说,他们住的隔离宾馆和其他人不一样,每天都能闻到香香的中草药味道,这也将成为他们的特殊记忆。”
新冠预防方 加入到中药方里
“中医三宝”中还有一宝就是“新冠预防方”,“医院召集名老中医进行预防方的研发。最开始只是想给院内职工做些预防的中药,有利于降低感染风险,已在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中广泛应用,这个方子不仅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还能减轻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深受医务人员的欢迎,进而逐步进行推广。”鲍旭称,疫情期间,他们在辩证后给一些体弱易感患者开的中药方里酌情加入了一些预防方的成分,让患者在治疗本身疾病的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除了自制“中医三宝”,沈河区中医院还全面实施缓冲候诊、分级分时诊疗、分级分区管控。“医院门诊量每天能达到1500多人次,医院的面积又不是很大,而且中医诊疗里的针灸等操作需在院停留时间较长。为了保证患者的就诊安全,医院设置了5道‘关卡’。”王蒲宁称,除了必要的流程,他们还在每个楼层设置多名人员进行实时管控,一旦楼层里等待的患者增多,马上通知1楼预检分诊处,减少“放行”人员,降低人员聚集,保证每一位进院人员的安全。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樊华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