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印度日增新冠确诊病例数连创新高。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3日和24日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均为全球最多。印度官方数据显示,4月5日印度日增确诊病例首次超过10万例,15日超过20万例,几天后超过30万例。印度新冠疫情持续恶化,引发全球高度关注。
物资奇缺
医院的氧气只够维持数小时
由于新冠疫情不断恶化,印度首都新德里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多地报告病床、医用氧气和药品等医疗物资短缺。据印度媒体报道,新德里一家医院23日宣布,过去24小时该院有25名新冠重症患者死亡,另有60名重症患者因氧气短缺而处于危重状态。院方消息人士说,目前医院的氧气只够维持数小时,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无法保证正常工作。印度总理莫迪22日召开高级别会议,要求增加医用氧气的生产供应。内政部要求各邦严格遵守医用氧气分配计划。
突发事件
供氧设备泄漏 造成29名患者死亡
由于疫情迅速发展,医院救治压力持续增加,相关公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1日,马哈拉施特拉邦一家医院供氧设备发生泄漏,造成至少29名新冠患者死亡。23日,该邦一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发生火灾,造成至少13名新冠患者死亡。据当地媒体报道,死者多数是医院重症病房患者。电线短路可能是起火原因。
防控举措
新德里 全城封锁
由于疫情不断恶化、医疗资源告急,印度多地宣布收紧疫情防控措施。新德里首席部长凯杰里瓦尔25日宣布,新德里目前正在实施的“封城”措施将延长一周,至5月3日凌晨5时。凯杰里瓦尔4月19日曾宣布,自当天22时起至26日5时新德里全城实施封锁,但居民基本生活服务不受影响。马哈拉施特拉邦、拉贾斯坦邦也相继宣布了更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
重要影响
印度经济复苏面临重大挑战
考虑到疫情恶化,印度部分机构已下调本财年经济增长预期,印度经济复苏面临巨大挑战。印度经济复苏正呈现“K”型特征,即大公司快速壮大、中小微企业持续萎缩,分化日益明显。印度中小微企业员工总数达1.1亿,是仅次于农业的第二大就业部门,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30%和出口的40%。第二波疫情正带来新的封锁,时间越长,中小微企业损失就越大,对经济造成很大冲击。
疫情追溯】
“防疫疲劳”等情况致反弹
印度政府分析疫情反弹的原因包括: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执行力度下降、“防疫疲劳”导致民众防疫意识有所松懈、基层和社区没有采取有效隔离措施等。一些卫生专家认为,疫苗接种进度未达预期、变异新冠病毒的出现和扩大传播、大规模人员聚集等也是疫情反弹的重要原因。
多国态度
英国等国禁止印度旅客入境
印度公共卫生基金会流行病学教授吉里达尔·巴布认为,与去年第一波疫情相比,印度当前疫情呈现蔓延速度快、无症状感染者多、年轻感染者占多数等特点。由于印度疫情持续恶化,引发多国担忧。伊朗、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相继出台针对印度旅客的入境限制措施。
文/图据新华社
新闻播报
我国发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形地貌调查报告
自然资源部26日在官方网站发布其组织编写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形地貌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采用最新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等调查方式,获取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海岛和30米以浅区域最新地形数据,编制了地形地貌专题图,对开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据新华社
住建部等六部门发文整治住房租赁企业违法行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监管的意见》,加强从业管理,规范住房租赁经营行为。住房租赁企业不得变相开展金融业务,不得将住房租赁消费贷款相关内容嵌入住房租赁合同,不得利用承租人信用套取住房租赁消费贷款,不得以租金分期、租金优惠等名义诱导承租人使用住房租赁消费贷款。据新华社
我国首次专门立法规范和促进期货市场发展
期货法草案26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专门立法规范和促进期货市场健康发展。此次提请审议的期货法草案共14章173条,草案明确立法宗旨、原则和监管体制,系统规定期货交易、结算和交割制度,规定其他衍生品交易的基本制度,确立期货交易者权益保护制度,规范期货经营机构、期货交易场所、期货结算机构和期货服务机构运行,明确期货市场的监督管理。据新华社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