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家长,暑期一定重视孩子体重管理,避免孩子成为小胖墩。
儿童多数为单纯性肥胖
肥胖主要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种。儿童肥胖主要考虑为单纯性肥胖,是指没有特殊疾病因素导致的肥胖症,主要与遗传、体质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等有关。对于肥胖的儿童来说,有时并不是营养过剩,只是能量过剩,实际上是能量摄入太多,没有及时得到消耗,而其他营养素摄入又不均衡。
儿童青少年肥胖主要有哪些原因呢?
遗传因素
儿童肥胖与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即如果父母比较肥胖,那么其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会显著升高。
不良饮食习惯
儿童肥胖与日常饮食有直接关系。日常饮食摄入量过多,过度喂养,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高糖、高脂、高盐食物摄入量过多,都会导致儿童肥胖。
缺乏体育锻炼
儿童肥胖也与日常缺乏体育锻炼有直接关系。即便是饮食正常的孩子,如果没有适当的体育活动,就会导致能量消耗的减少和能量储存的增加,久而久之也会导致儿童肥胖。
疾病
儿童肥胖也与某些疾病有一定关系。例如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激素类药物,也会导致儿童出现肥胖的现象。
好习惯让孩子不做小胖墩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培养好习惯,就要在家庭、学校、社区形成良好的健康饮食氛围,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睡眠习惯,这将使儿童终身受益,对于有肥胖遗传风险的儿童来说其意义尤为突出。
注重合理膳食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膳食搭配合理,避免过度的能量摄入。实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常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含糖饮料代替水。尽量不挑食、不偏食,在食物烹调过程中应避免食物的过度调味,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应过咸、油腻和辛辣。
保证充足的体育锻炼
学龄前儿童每天应进行至少60分钟的体育活动,最好是户外游戏或运动,建议每天结合日常生活多进行体力锻炼,适量做较高强度的运动,减少静态活动。学龄期儿童最好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的运动,每周至少3次高强度的身体活动,3次抗阻力活动和骨质增强型活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静坐时间,视屏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
学习食物营养相关知识
家长应帮助孩子认识食物,了解食物与环境及健康的关系,了解并传承中国饮食文化;充分认识合理营养的重要性,建立对自己的健康和行为负责的信念;孩子可以和家人一起选购和制作食物,不浪费食物,并学会食物搭配。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尚志文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