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风险性较高,工作强度大,面临着身心挑战。这些人员如何来调节心理压力?指尖沈阳、沈阳晚报“听雨者”心理服务平台专家梁光明给出一个“四字”减压法,来帮助大家抗压、减压。这四个字就是“说、学、动、畅”。
“说”
就是建议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在休息之余,可以多跟周围的亲朋好友同事们去沟通、交流,让自己积压的那些情绪通过适度的倾吐等方式向外释放出去,而不是向内对自我攻击,从而保持身心的一个和谐状态。在说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一些支持,同时也帮助大脑建立一些全新的、更积极的认知方式。
“学”
是指学习那些同样在抗疫一线,仍然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得很好的人。看看他们每天都在做什么,这样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技巧,来维持自己的身心状态。在长时期的抗压状态中,能够持续得更久。
“动”
就是要进行适量的运动。建议多做一些伸展运动,缓慢的伸展运动对压力的释放是很有作用。比如女性可以做瑜伽等一些拉伸动作,男性可以做一些太极拳等运动,这些缓慢的动作都有利于压力的释放。
再教给大家一个方法。第一步降低身体温度,因为降温的时候,尤其是降低面部的温度可以控制某些激烈情绪的释放,所以打开窗户吹吹风,或者用一些凉爽的东西敷在面部,让情绪很快冷静下来。冷静下来以后进行第二步,在两到三分钟之内迅速地把心率提升到120到140左右,比如做原地高抬腿,开合波比跳等,这种心率快速的提升可以释放压力。第三步是进行有节奏的缓慢的呼吸,可以让身体回到一种稳定的状态。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在面临压力以及各种挑战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这个方法维持身心平衡。
“畅”
是指要注意休息。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生活没有规律,可能会经常加班,可以每天午睡一会儿,午睡对于恢复体力的作用很重要。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每天12时30分到14时30分之间,选一个时间段睡上30分钟到45分钟。午睡时,不必刻意要求自己睡着,哪怕闭目养神,对身体都是一个修复。可以听一些舒缓放松有助镇静催眠的音乐,来增加午睡的质量和效果。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