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0年3月12日是第15个世界肾脏日,主题为“保护肾脏健康,人人可享,处处可及—从预防到诊治”。慢性肾病一旦得病不可逆转,会逐渐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关键。
下面由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陈彤带我们共同了解一下尿液与肾脏病的关系。
尿液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所产生的终末期代谢产物,尿液的组成和形状可反应机体的代谢情况,并受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常听说尿液的质量可以反应肾脏的好坏,那么怎样通过尿液的质量来判断肾脏是否发生了病变?
当人体的血液流入肾脏,并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进行滤过,然后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排泄,最终形成了尿液;而尿液中的肌酐、尿素等代谢废物的浓度要比血浆中高许多,随着尿液的生成和排出,人体可排出对身体要害的代谢产物,从而保持体内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
首先,尿液的多少和人体进食的水分多少有很大关系,通常一个人大量饮水后尿液的排出量就会很大,反之尿量就明显减少,而尿量的多少即是有肾脏进行调节的。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24小时的尿量约为1000-2000ml,白天的尿量大于夜间的尿量,若出现尿量的增多或减少,以及夜间的尿量大于白天的尿量,均称之为尿量异常,若尿量大于2500ml称为多尿,健康人也可出现生理性多尿,多因大量饮水或进食含水分较多的食物引起,一般为暂时性的。若24小时内尿量小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7ml称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小于100ml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称为无尿,临床上少尿和无尿常可危及患者生命,应及早发现并及时得到有效处理。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尿的成分异常。
一、尿色异常:正常人的尿液应为淡黄色、透明,其颜色主要来自于尿色素,大量饮水尿液稀释可呈无色透明,饮水减少或限制饮水则尿色加深,尿色异常有些来自于药物,食用色素,如口服利福平尿液呈桔红色,呋喃妥因呈棕色,进食甜菜根可呈红色尿等,对身体没有妨碍,有些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或泌尿系统疾病导致尿中出现异常成分而发生尿色改变,需要进一步查明原因。
1.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增多,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数大于3个/HP。根据肉眼所见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当尿液呈红色尿液,需要注意是否为血尿还是非血尿,考虑血尿还需注意真性血尿还是假性血尿(女同志月经期月经血混入尿液可能是假性血尿),如果是真性血尿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鉴别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治疗是不一样的,比如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常见疾病:有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尿路出血,如:尿路感染、结石、肿瘤、多囊肾等,其他全身疾病引起尿血,如抗凝药过量、血液系统疾病,一般容易出现肉眼血尿,而肾小球疾病引起血尿为肾小球源性血尿,一般肉眼所见大多为正常尿色,需要通过检查尿化验才能发现,通过检查红细胞形态来鉴别,多伴有大量蛋白尿、水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没有。
几种特殊血尿类型:运动性血尿:马拉松长跑、拳击;全直立性血尿多见于瘦高青少年。
2.白色混浊尿:①脓尿、菌尿:泌尿系感染;②乳糜尿:丝虫病,腹腔肿瘤淋巴回流受阻。
二、尿成分异常-蛋白尿:正常人尿蛋白阴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成人小于150mg,儿童小于300mg。根据尿蛋白性质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发热、剧烈运动出现一过性蛋白尿,肾脏无器质性病变;病理性蛋白尿为持续性蛋白尿,早期也可一过性尿蛋白阳性,需要长期随访检查。还有直立性蛋白尿:直立出现,平卧时消失,多见于30岁前青少年。根据定量分为大量蛋白尿(肾病性蛋白尿>3.5g)非肾病性蛋白尿。
三、排尿异常:包括尿频(每天排尿超过8次)、尿急(一旦有尿意需即刻排尿)、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等,尿频尿急尿痛称为尿路刺激征,常见于泌尿系感染、尿道综合征、输尿管结石、膀胱肿瘤及出血性膀胱炎等。
四、腰痛:分为肾绞痛和普通腰痛。肾绞痛主要由于结石或血块堵塞输尿管引起输尿管痉挛,肾盂急性扩张引起剧烈疼痛,单侧常见,多辗转反侧,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体检沿输尿管走形部位有压痛。肾脏内科疾病引发腰痛特点:①多为钝痛、胀痛、不剧烈。②多为双侧腰痛;③活动、体位,如弯腰、转身与腰痛没有关系,肾区一般无压痛,多有叩痛。可见于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静脉血栓;肾周炎症:肾梗死、感染、肾囊肿破裂等。见于肾外疾病:带状疱疹、腰椎病变、肌肉病变、腹膜后肿瘤等。
五、水肿:组织间隙过多的液体过多积聚,分全身性和局限性。
1.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右心衰;肾源性水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肝源性水肿:肝硬化、肝癌;营养不良性水肿: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1缺乏;结缔组织病性水肿:SLE,皮肌炎等;内分泌性水肿:Graves病、甲减等;药物性水肿:钙离子拮抗剂口服;特发性水肿:发生于女性,周期性出现,如月经前水肿;
2.局限性水肿:静脉阻塞性水肿:静脉血栓、静脉曲张;淋巴梗阻性水肿;炎症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特点:眼睑或足部开始,可凹性水肿,常有胸腹腔积液,发展迅速,伴有高血压、尿少等症状,辅助检查有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升高。
最后陈彤医生提醒百姓,肾脏病患者应当注意尿的质与量,定期做尿液检查,并且尿液检查为非创伤(侵入)性检查,不仅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线索,也可提示肾脏疾病的性质及发病部位,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专家简介】
陈彤,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肾脏病和血液净化分会第二届理事。擅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各种肾内科疾病的诊治及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腹膜透析等多种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应用。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