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查询 疫情防控咨询电话
近期,国内再次出现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并引起聚集性疫情。同时,中秋、国庆临近,大家旅游出行、访亲会友意愿增强,人员流动性加大,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增大。9月15日,沈阳日报与市政务公开办联办的《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做客沈阳日报社5G直播间,就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和疫苗接种最新情况作出详细介绍。
关于出行最新要求
1.疫区来(返)沈人员需要做什么?
疾控专家:截至9月15日13时,国内重点管控地区有四个,分别为: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泉州市泉港区、厦门市思明区及同安区,在上述地区来(返)沈后需主动登记报备。
8月26日以来,有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泉州市泉港区旅居史;8月29日以来,有厦门市思明区及同安区旅居史;与公布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行动轨迹有交集的来(返)沈人员,必须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屯)、单位报备,配合做好核酸检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
2.国内重点关注地区来(返)沈人员需要做什么?
疾控专家:截至9月15日13时,国内重点关注地区有:福建省莆田市(除仙游县外)、泉州市(除泉港区外)、厦门市(除思明区、同安区外)。
对重点关注地区来(返)沈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同时入沈后要第一时间再次进行核酸检测。
3.前往疫区和重点管控区域需要做什么?
疾控专家:非必要不前往涉疫地区。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建议如非必要,不要前往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等中高风险地区或有本土病例报告地区的城市;确需前往的,在出发前及返沈后均应向所在社区(村屯)和单位报备,途中做好个人防护,返沈后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4.中秋、国庆出行有何要求?需要注意什么?
疾控专家:中秋、国庆出行莫大意,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首先,中秋、国庆假期不提倡聚集和聚会。在假期期间,不提倡聚集和聚会,尤其是不允许大规模的聚集。家庭私人聚会聚餐要控制人数和时长,提倡隔位就座,使用公筷公勺。
其次,提倡居家休假、省内游、周边游,出行期间全程做好自我防护,准确记录个人活动轨迹。出行之前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防控等级,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如果您所在地是中高风险地区,不能出行。
最后,假期期间如果要离开沈阳,要按规定提前向所在单位和学校报备。如果跨市外出,要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返沈后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同时,返沈后,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14天自我监测,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同时要跟接诊医生报告自己的旅行情况。
关于疫苗接种
1.目前沈阳疫苗接种情况如何?
疾控专家:截至9月15日16时,沈阳市累计接种733.04万人,未发生严重异常反应。
2.慢性病患者、过敏反应人群能否接种?
疾控专家: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血压可维持在相对正常水平,没有糖尿病并发症,原则上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具体请按临床医师医嘱执行。在急性发作期、严重慢性疾病患者慎用。
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不得接种。因此,要考虑过敏体质的严重程度,并按照临床医师的医嘱执行。
3.备孕、怀孕女性能否接种疫苗?
疾控专家: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上述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
4.青少年接种疫苗情况如何?
疾控专家:截至9月15日16时,沈阳市12-17周岁接种38.1万人,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5.3-11周岁儿童什么时候可以接种?
疾控专家:目前,国家已批准两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紧急使用的范围扩大到了3岁以上。下一步,沈阳市将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展相应人群的接种工作。
6.疫苗对德尔塔变异病毒有效吗?
疾控专家:有效。虽然一些研究报告称,疫苗对抗德尔塔变异株的效力降低了,但接种疫苗还是能降低我们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患上严重疾病的风险,还能降低致死率,对德尔塔变异株同样如此。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吕佳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