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热,戴口罩会不舒服,目前的日常防控还用戴口罩吗?超市买回来的东西用消毒吗?乘高铁、飞机时需要注意什么?……6月21日,沈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萍、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高操就市民关注的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衣食住行该注意点啥进行答疑解惑。
问:随着天气转热,不少人觉得戴口罩不舒服,而且觉得自己和身边很多人都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日常就不用戴口罩了,这样做行不行呢?
答:市民仍需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麻痹、不松懈,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日常生活中要养成随身携戴口罩的习惯,平时去超市、农贸市场、电影院及乘厢式电梯等环境密闭、人流密集的场所要记得全程佩戴口罩。当然,口罩并不是无时无刻都要佩戴,比如独自开车、空旷的公园和广场、户外运动等是可以不用戴口罩的。
当前,戴口罩仍是预防新冠肺炎病毒传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即使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也要坚持戴口罩,尤其是在人群聚集的室内或封闭的场所必须戴好口罩。
问:触碰楼梯扶手、小区器械等公共设施安全吗?
答:触碰公共设施后,应避免用脏手触摸口鼻、揉眼睛等,尽快洗手。小区管理者应该加强公共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同时,应尽量避免去密闭人多空间,户外活动也应避免去人流密集场所。部分室内健身活动可调整在家中进行,如健身操、瑜伽等。
问:外出回家需要注意什么?
答:回家后的流程:脱外衣→把外衣挂在门口(或通风处)→摘口罩→洗手→把睡前洗澡改成进门洗澡。如果做到这些,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建议把外衣挂在门口特定的地方,不与干净的衣物混放。如未与患者接触,外套表面残留病毒污染物的可能性小。但外套上会携带大量灰尘,不建议带进卧室。
问:超市买回来的东西需要消毒吗?
答:不需要,勤洗手就可以了。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在体外存活的时间有限,人们无需过度紧张。
问:私家车多人乘坐时如何防护?
答:车上人员均需佩戴口罩,减少交谈,注意咳嗽或打喷嚏时的礼仪,并尽可能开窗通风。
问:乘高铁、飞机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进出站时一定要配合工作人员体温测量;减少进食,尽量避免脱口罩;避免双手频繁接触口、鼻、眼睛;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途中尽量与他人保持安全间距,密切留意周围旅客的健康状况,如果发现异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换座位,并主动上报工作人员;尽可能远离人群走动频繁的过道,减少在车厢或机舱内来回走动;避免使用公共饮水机,尽量自备或购买瓶装水;留意自己的航班号、高铁车次信息,注意社会公示的患者同乘交通工具信息。
问:多人一间办公室如何防护?
答:确保工作环境清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启门窗进行通风换气;定期用消毒液为办公室设备、门把手等进行消毒;各类场所应配备洗手液、擦手纸或干手机;如果有人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其应暂时不上班,并根据情况及时就医。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