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病毒疫情中,随着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中招,内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儿童佩戴口罩有哪些特殊要求?不出门如何通风换气?孩子生病了怎么办?北部战区总医院新生儿科魏兵、王晔两位医生针对家长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指导家长做好家庭防护。
儿童佩戴口罩有哪些特殊要求?
呼吸道飞沫是主要传播途径,近距离吸入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所形成的带病毒飞沫极易被感染。最有效的防护措施是戴口罩,但是,戴口罩对于儿童来说实属不易,有的孩子就是拒绝戴口罩怎么办?给家长几个小建议:(1)做游戏,角色扮演,如戴口罩的公主等;(2)自己动手制作,与孩子一起为口罩贴个小粘贴等等,增加新鲜感、参与感;(3)设计父子、母女口罩,感受亲情。
儿童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无呼吸困难的表现。婴幼儿潮气量小,佩戴口罩易造成呼吸不畅、缺氧,因此小于3岁的孩子尤其是新生儿不适合佩戴口罩。家中如果有不适合佩戴口罩的孩子,那么家长和家中其他的人一定要佩戴口罩,以避免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孩子。
洗手,对于儿童比成人更重要
病从口入,手卫生对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很多孩子喜欢吃手,咬玩具,用手抓东西吃,有时家长抱孩子的时候,孩子还会咬家长的衣服。家长们不仅要注意饭前、便后洗手,还要在孩子接触不洁物品后也洗手,不仅给孩子洗手,家长也要洗手。用流水洗手,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对于大孩子一定要向孩子说明利弊,或者奖励政策,养成孩子自觉洗手的好习惯。
如何消毒?
孩子的玩具、餐具、衣物等物品,每天进行消毒处理是必要的。手机等电子产品每日需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不耐高温和紫外线,对酒精及含氯消毒剂敏感。有的家庭有高温消毒机,这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如果没有,家里配备一台紫外线灯,也是有帮助的。使用紫外线时需要注意,紫外线对皮肤有损害,也有脱色的作用。一些易脱色、贵重物品及植物要避免紫外线消毒。含氯消毒剂也适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84消毒液不能同时使用洁厕液,两者混合可产生有毒的氯气,已有儿童氯气中毒的报道,请一定要注意。
飞沫可黏附在外衣、外裤、帽子、手套、头发等处,均可能有病毒附着。如家长从事的行业接触人群较杂乱,回家后,尽量将外衣等脱在指定的房间,及早清洗或消毒,洗澡后再接触孩子。另外皮包、钱包、钱币、手机等均可附着病毒,可在门口配备酒精,将带入屋内物品提前使用酒精进行消毒。
如何通风换气?
家里每天保证充足的通风换气,有利于降低空气内气溶胶含量。每日每个房间轮流通风2至3次,每次开窗通风30分钟到1小时。房间通风时将孩子转移到其他房间,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通风时孩子受凉。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时,空气质量较好,此时通风换气为佳,且这时候气温升高,阳光充足,通风时室内温度不至于下降太低。晨起开窗通风的做法是错误的。
打喷嚏后可有气溶胶的形成。成人可用弯曲的手肘掩盖口鼻,但大部分的儿童是无法做到的。当儿童打喷嚏后,可以开窗户通风换气,同时孩子转至其他房间。有的家庭不方便开窗通气,也可选用新风空气净化器。
排泄物如何管理?
排泄物包括粪便、尿液、眼泪、鼻涕等。大孩子上完厕所后一定要及时冲净马桶。小孩子需要应用纸尿裤的,家长给孩子换下纸尿裤后,要先扔掉纸尿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液后再接触孩子或孩子的衣物等,避免将病毒从粪便中带出。同样,孩子的眼泪及鼻涕要及时清理,避免造成衣物玩具污染。
孩子生病不一定是新冠肺炎
孩子生病是无法避免的,但并不是只要发烧了,咳嗽了,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数情况下,接触传染源,存在传播途径的情况下,才可能会感染。
在孩子没有接触可疑患者的前提下,出现了发热、咳嗽,可能只是普通的感冒,可以先给孩子用些常见的感冒药物,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好,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抽搐时,需要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出现了呕吐、腹泻,不伴有呼吸系统症状时,可能只是胃肠炎,这时需要应用胃肠粘膜保护剂及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注意不要使用止吐药。在孩子呕吐严重的时候,尽量不要喂东西,此时进食会呕吐更加严重,空腹一段时间后,以少许米粥逐渐喂养。如果孩子呕吐、腹泻较严重,出现尿少、泪少、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等表现,需及时就医。如患儿腹痛剧烈,不要给孩子应用止痛药,因为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而应该及时就诊。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樊华
通讯员 张晓茹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