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上一期“听雨者”心理服务平台发布了对于高三、初三已经恢复线下教学的学生,怎么样管理情绪应对高考和中考压力。此外,那些还没有恢复线下教学,仍居家学习的学生们,同样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为了解答这些家长的困惑,“听雨者”心理服务平台推出第二期——
目前,沈阳高三和初三的学生已经恢复线下教学,其他年级的学生,如果重返校园,该如何应对?如何来解决居家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让孩子满血复活,以良好的心态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听雨者”平台专家闫琇俪进行了解答。
A摸清孩子心理需求 有针对性进行干预
在谈到如果恢复线下教学,这部分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感受时,闫琇俪强调要区别对待。闫琇俪说,在共性心理下,会有很多个性心理的差异。居家时如此,面对恢复线下教学也是如此,每个学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的孩子会觉得终于不用在家长监视下学习了。疫情防控期间,有些家长特别负责,在家里上网课时,无时无刻都在监控着孩子,希望利用这次难得的共处时间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孩子稍有溜号就被提醒,结果弄得孩子压力很大,家长也特别累。这种环境里的孩子,如果面对恢复线下教学,他们的内心会有一种自由的感觉。还有的孩子觉得在家里很孤单、没意思,也会盼着恢复线下教学,可以和同学、好朋友见面。
当然还有的孩子会担忧,因为开学就面临着考试,通常学校要通过考试来检验同学们居家上网课期间的学习情况,部分孩子们会对考试表现出害怕和担忧,担心考不好。还有的孩子习惯了在家上课时的宽松环境,思维速度和学习效率不像在学校时那么高,面对恢复线下教学带来的学习强度的改变,心里也会有担忧。一些孩子对于适应环境而焦虑,比如刚适应家里的学习环境,现在又要回到学校,面临恢复线下教学带来的人际交往和环境改变,这些都需要时间来调整。
基于上述这些情况,作为家长应该摸清自己的孩子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型和情况,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和孩子一起做好恢复线下教学前的心理准备工作。
B接纳压力的存在 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法
面对孩子的压力,家长首先不要焦虑,家长稳定住情绪就是给孩子做榜样。正确理解有压力是正常的反应,这就像手被割破你会痛一样,面对学习环境、状态的改变,面对考试等等都会让人产生压力的。家长们通常看到孩子有困难时,总想替孩子做些什么,或者试图通过给孩子讲一些道理来解决问题。事实上,这种讲道理的方式很难让孩子接受,家长感觉到没被理解,反而更有挫败感。所以,面对压力不要企图找到一个绝招让压力完全消失。压力是不会绝对消失的,如果我们把“零压力”作为目标,本身就是增加我们的压力。
正确的做法是接纳压力的存在,帮助孩子理解这是正常的感受,让孩子明白任何变化和挑战都是会有压力的。压力只是一种感受,而感受是不会太持久。这种体验到的情绪就像是天上的云朵,会飘来也会飘走。正确认识和理解压力是减压的第一步。
减压的第二步是和孩子一起来面对压力。让孩子把压力具体说出来,这样家长可以清楚孩子的忧虑是什么。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来缓解压力。让孩子参与进来,是让孩子了解和认识压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觉得压力并没有那么可怕,在心理上得到释放。在寻找解决方法的同时,是对战胜压力信心的进一步强化。也可以通过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或者讨论,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些减压放松的方法,比如:运动、阅读、倾诉、听音乐、记日记等来缓解焦虑情绪,重建学习信心。
C开启预热模式 过好返校过渡期
无论对恢复线下教学充满兴奋还是担忧,都是孩子对即将到来生活的一种心理预期。家长和孩子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方法,来缩短这种现实和预想的距离。以便恢复线下教学后,孩子能有一个平稳的心态。
首先是调整作息,让生活变得有规律。由于居家期间与上学时作息规律有所不同,加上使用电子产品,孩子大脑皮层容易过度兴奋,尤其是晚上再玩一些游戏,孩子晚上睡眠很容易受到影响。所以调整作息时间对于孩子适应恢复线下教学的生活节奏很重要。睡前可以给孩子放一些放松的音乐,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给孩子做一些按摩,帮助孩子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当然家长也要跟着孩子调整规律作息时间,营造一个好的、规律的生活氛围。
其次要消除开学“焦虑症”和“兴奋症”。可以告诉孩子开学的考试通常不会很难,只是检验居家学习的效果,缓解孩子的焦虑心理。帮助和督促孩子整理学习上的基础知识点,做好恢复线下教学的准备。对于那些急于见到好朋友的“兴奋型”孩子,可以提前让他们和好朋友多增加联系,释放长时间没见面的压抑,提前把相互之间想要说的话和想做的事付诸实施。如果有条件,可以安排和好朋友见个面。
第三是帮助孩子准备学习用品,并制定好学习计划,提前营造一个回到学校恢复线下教学的氛围。可以跟孩子一起列清单,看看返校需要哪些准备。通过学习用具的整理、返校物品的购置等形式来帮助孩子从心理上提前做好返校准备。可以带着孩子去学习用品商店买些教辅材料,补充一些学习用品。结合新的学习内容,做个学习计划,和同学交流一下学习心得等。
第四是增加仪式感。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一些“仪式”的体验,帮助孩子告别居家学习模式,逐渐营造返校学习的氛围感。比如可以提前把校服准备出来穿一下,试试大小。看一些升旗、做操的视频,或者在学校的一些照片,帮助孩子熟悉具有仪式感的学校行为。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一次返校前谈话,倾听孩子可能存在的担忧和困扰。一定注意倾听时做到三个字“停、看、听”。“停”就是要放下手头的事,“看” 就是全神贯注地把心思放在孩子的身上;“听”就是认真地听进去孩子说的话不加评论。然后去理解孩子,比如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去理解他。小一点的孩子可以通过绘画、涂鸦、讲故事等方式让孩子把内在的情绪表达出来。在倾听中发现孩子积极的部分,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做孩子积极适应的加油站。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