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沈阳将统筹推进全市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不断提升全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3月11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沈阳将以全面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为主要目标,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调查、评估、分析,规划出全市未来的自然生态保护重点工作和生态修复任务,制定出相关制度措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深入融合,顺应城镇、农业、生态三大空间总体布局,建立城市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切实实现“多规合一”。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待国家批复沈阳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后,管理部门将开展实地勘察,设计统一规范的标识标牌,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落地准确、边界清晰。同时对全市15个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勘界立标。
今年,沈阳还将组织开展棋盘山地区生态修复、全面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继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推进全市10个区县(市)124个乡镇(街道、国有林场)的绿化造林工作,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造林项目,做好135个美丽示范村绿化工作,打造城市生态廊道,努力构建沈阳绿色生态屏障。开展湿地保护与综合治理,完成辽中蒲河国家湿地公园、康平辽河国家湿地公园和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做好康平辽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国家级验收工作。(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吕佳)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