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街沈阳站高速口有这样一群“大白”,从去年10月31日开始,他们就和交通、公安部门一起,联合组成防疫检查组,已经坚守近一年……
青年大街沈阳站高速出入口,是沈阳通行闸口最多的高速口,来往车辆很多,人员流动性很大。在这里值守的防疫医护团队是来自浑南区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从2021年10月31日开始,他们就和交通、公安部门一起联合组成防疫检查组,已经坚守近一年。10月17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再次来到这里,距2021年12月22日首次采访时,已经过去了300天左右。这些日子,战斗在防疫一线上的他们,又经历了哪些苦辣酸甜呢?
执勤工作非常忙碌
在沈阳站高速口防疫检查现场,卫健部门带班班长是来自浑南区中心医院的护士长王枝荣。王枝荣介绍说,共有112名医护人员在该检查点执勤,主要的工作就是查验行程码、健康码、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同时还要进行体温测量和核酸采样等工作。有外地行程的乘客都要立即在现场进行核酸采样,并根据乘客的行程进行研判,依照相关管控措施进行下一步处理。
值守的医护人员实行两班倒,每个班工作12小时。白班从早上8时至晚上8时。但实际工作中,执勤人员很少能按时交接班,很多时候赶上早高峰和晚高峰,大家都会根据具体情况,提前接班或者延后下班。
王枝荣说,其实大家感觉最辛苦的不是岗位上的劳碌,而是几乎没有休息日。因为人手紧缺,除了完成执勤任务,还要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所以大家都是轮流排班到高速口执勤,大多是占用了自己的休息时间。
骄阳似火和风雨下的坚守
深秋的沈阳,已经凉意渐浓。在执勤口站了一会儿,已经感觉手脚冰凉。但对于执勤人员来说,这种天气还不是最难熬的。“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夏天的酷暑,最热那几天,火辣辣的太阳烤得人受不了。”王枝荣说,最热的时候,“大白”们站在阳光下,没一会儿,就浑身湿透了。
记者从值守人员的手机里看到了记录他们工作点滴的视频。烈日炎炎之下,刚从值班岗上下来的人员,脱下防护面具、口罩和手套后,头上、脸上、手上全是汗水,手都被汗水捂白了。
值守人员最“劲辣”的经历还是今年夏天遇到的那几次暴风雨极端天气。风雨最大的那次,检查点的遮阳伞、隔离锥都被吹飞了,执勤人员身上瞬间也被风雨打透了,雨点砸在脸上都睁不开眼睛。就是在这样的天气下,他们仍然坚守在岗位上。
困难面前 他们选择了坚持
戈荣博和金禹昕都是年轻的小伙子,当记者问起执勤工作累不累时,他们表示,很多女同事家里负担挺重,要带孩子,还要照顾老人,有的身体也不是很好,但她们都在坚持,谁也没有退缩。与那些女同志相比,自己年轻、身体好,这点苦算不上什么。
该高速口客流量很大,特别是高峰时,候检车辆会遇到排队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都会耐心地和司机解释,并尽可能解决大家的需求。
守住“城门”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正在现场负责指挥的浑南区中心医院副院长何丽华,常常是医院和执勤点两头跑。她一面要负责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一面还要完成高速口的值守任务。赶上核酸采样,还要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深入到社区工作。
何丽华说,因为人手有限,自从接受高速口值守的任务以来,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整个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在满负荷工作。医院全员进行轮值,各个岗位的员工都是全力参与抗疫。根据疫情变化情况,防控政策经常会有调整,包括一些风险地区的调整,他们都要随时掌握,把这些信息发给值班人员。所以,即使是回到医院进行正常工作,他们还要时刻关注防疫信息。
执行值守任务以来,他们都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大家都说,能换来沈城的平安,吃再多的苦,心里也是甜的。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