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2月28日在沈阳市浑南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浑南区人民政府区长 吕 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浑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6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面对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抢抓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机遇,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保持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4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20元。
(一)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7家,总数达到160家。我区机器人、IC装备、健康医疗、民用航空等重点产业产值始终保持正增长,航天三菱、新松机器人、东软医疗等一批骨干企业产值增幅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3%,利润同比增长近40%。信息技术产业,沈阳智慧产业园、中兴大数据研究院等20余个项目相继落户。机器人产业,引进哈工大特种机器人、华昌达自动化装备等重大项目10余个,双臂协作机器人等一批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IC装备产业,薄膜设备产业化基地建成投入使用,3D闪存PECVD设备研发项目获批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芯源公司成为国内首个出厂设备突破500台(套)的IC装备企业。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园即将建成投产,兴齐眼药的眼用处方制剂市场占有率挺进全国三甲。健康医疗产业,数字医疗产业园设备产业区主体完工,东软医疗的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民用航空产业,庞巴迪Q400总装项目加速推进,C系列机身、舱门等大部段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波音777尾翼翼尖成功交付。现代建筑产业,装配式绿色建筑推广面积近百万平方米,推广应用比率全市最高。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迅速提升。奥体商圈更趋繁荣,兴隆大奥莱、万达广场销售额大幅攀升,钻石山广场整体封顶,万象生活城完成升级改造。浑南汽车城初具规模,已聚集顶级汽车品牌4S店13个,销售额达到16亿元。电子商务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引进东北唯一海关总署试点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电商示范基地入驻企业近500家,交易额突破700亿元,被评为“全国优秀电子商务园区20强”。金融业快速发展,我区首家融资租赁公司成功落户,新增金融和类金融机构40余家。旅游业特色明显,在全市首开庄园综合体旅游模式,推出杏花节等一系列特色旅游活动,年接待游客800余万人次,我区被评为“省级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区”。房地产业继续领跑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400万平方米,销售金额达到260亿元,均居全市之首。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实现粮食产量15.7万吨。农业结构持续优化,扩大花卉、蓝莓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6万亩,新建、提升精品采摘园、生态观光园等市级都市农业点位11个。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大东北艺园花木小镇、东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北方健康食品产业园等一批农事项目扎实推进。顺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测量公示和农村集体资产债权债务清理工作。
项目工作成果丰硕。大力开展全员招商,引进中德产业互联网创新基地、米拉国际汽车研发与检测中心、曙光新能源汽车等重大产业项目36个,计划投资总额达400亿元;引进圆通速递东北总部、恒基伟业辽宁总部等楼宇税源项目450余个。项目建设推进顺利,积极开展区级领导联系企业、“双进双解”等服务活动,协调解决影响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200余个,帮助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6.4亿元,兑现产业扶持资金3.5亿元,有力推动了菜鸟网络中国智能骨干网、大唐热电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开复工建设。
(二)改革创新扎实推进
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各项改革部署。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要件,再造审批流程,积极推行联动审批,提高审批效能40%。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三证合一”的基础上,整合社会保险和统计登记,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新增市场主体6749户,同比增长15%。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实行管办分离,优化操作程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公共资源交易效率进一步提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完善国资运营监管体系和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国资对民用航空、IC装备、现代建筑等重点产业和城市交通、供水供暖、市政服务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实现了国有资产向国有资本的重大转变。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批,高标准编制了我区推进示范区建设三年实施方案,制定出台了《浑南区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浑南区促进金融业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创新服务载体,全区已建成孵化器9家、众创空间27家,在孵企业和项目2500余个。不断完善科技服务功能,东北科技大市场一期即将建成,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部分竣工,累计成立各类创新联盟26个,搭建科技服务平台18个,新增科技服务机构40家,国家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建设初见成效。科技金融环境不断优化,依托2亿元产业引导基金设立了包括全省首支流动性债权基金在内的7支投资基金,为50余家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依托1亿元风险资金池与7家金融机构签约开展合作,为区内企业提供各类低成本贷款亿元以上;7家企业登陆“新三板”。着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成功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失控大创赛”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百余场,我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东北唯一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
(三)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全区54个社区、700个小区光纤改造和35所学校百兆光纤接入工作,奥体中心等重点区域实现免费无线网络覆盖。智慧教育、“云医院”“易社区”平台完成试点工作,已开始向全区推广。建成网上高新区平台,上线企业已达300余家。智慧政务平台更加完善,建成智慧审批平台并上线试运行。
城乡建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综合管廊二期土建工程及沈阳新南站西广场主体工程。新开通、调整10条公交线路,有效缓解了大学城、张沙布、孤家子等地区居民出行压力。继续开展宜居乡村建设,对33个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建成王士兰、佟家峪2个宜居示范村。在全市率先试行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制定出台《浑南区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浑南区静态交通秩序治理实施方案》,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全面加大棋盘山风景名胜区保护与修复力度,编制完成《棋盘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2016-2030)》,森林动物园景观整治、棋盘山景区登山步道维改和石台子山城环境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大力开展抗霾攻坚行动,实行全域秸秆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拆除10吨以下燃煤锅炉26台。完成浑河南岸滩地景观提升工程,新建改造绿地96万平方米,植树造林1万亩,我区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实施教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引进培育力度,省实验中学、市126中学两所优质名校落户浑南,7所新建学校完成主体工程,沈抚新城教育园区正式投入使用。强力推进卫生惠民工程,为全区5万居民免费健康体检,“云医院”平台已覆盖全区11个公立医院和86个基层医疗机构,东北国际医院建成即将投入运营,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健康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我区成为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深入开展文化设施提升和全民健身工程,改造提升社区文体活动中心35个,承办沈阳马拉松赛、“哥德杯”足球赛等赛事活动70余场次,省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投入使用。
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扎实开展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全年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双拥优抚补助资金5380万元,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保障标准月均提高30-50元。积极做好民生诉求办理工作,全年通过民心网、市民热线、市长信箱等平台受理群众诉求事项1.4万余件,全部做到按时反馈。启动9200户居民解遗办证工作。完成4个村、3437户棚户区改造工作,开工率达到124%,位居全市之首。历时两年全面完成24个非物业自备井小区饮水改造工程,1.5万户居民从中受益。
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和谐社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新成立、调整城市社区22个,创建“五星级和谐社区”3个,改造提升社区公共用房17处,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个、日间照料站3个,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510个,在全市率先试点推行“全员全科”模式。积极开展信访积案攻坚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安全生产、质量监管、食药监管、交通消防、应急处置工作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面对“7.25”特大暴雨,全区上下科学应对,快速反应,万众一心,团结奋战,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抢险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五)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106件、政协提案138件。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建立31个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执法行为更加文明规范。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化解政府债务,努力降低债务成本,防范债务风险。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主动公开重点领域政府信息500余条。制定出台政府工作规则,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取消影响工作效率的环节设置,政府运行体系更加规范高效。
学习型政府建设不断深入。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强化政府系统学习培训,围绕改革创新、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差别化供地等重点工作,聘请专家学者专题授课,组织人员赴先进地区调研学习,公务员在线学习参训率达到100%,区政府推动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廉洁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要求,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抓“四风”问题,机关作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围绕土地房屋征收、农村“三资”管理、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权力运行和监督进一步规范。严格预算管理,严控预算外支出,“三公经费”持续缩减。
与此同时,审计、统计、档案、修志、人防、兵役、民族、宗教、外事等工作也取得了扎实成效。
各位代表,2016年我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鼎力相助,得益于各功能区、各部门的真抓实干、团结拼搏,更得益于全区人民的同心协力、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奋斗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各驻区单位、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浑南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主导产业规模不大,龙头企业不多,产业链条不完整,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实力亟待增强。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效率还不高,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三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服务效率不高、法治意识不强、诚信观念淡薄等问题仍然存在,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四是基本公共服务还不完善,均等化程度不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债务压力依然较大,历史遗留问题仍然较多,需要进一步创新举措,加大化解力度。六是个别同志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敢担当、不愿作为的问题仍然存在,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转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7年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当前浑南的发展任务很重,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也很多。我们既要加快完成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等国家赋予的创新改革试验示范任务,又要全力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沈阳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同时还要着力化解全运会建设和“四区”合并所形成的高额债务,以及“四区”合并所带来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我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发展优势。在区域位置上,我区处于沈阳“东山西水、一河两岸、一主三副”城市空间格局的核心区域,也是沈抚、沈本和沈辽鞍营三条城际连接带的核心节点,对沈阳乃至沈阳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在城市建设上,这几年我们整体实施了土地房屋征收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内外畅达的交通体系和较为完备的配套环境,为承接项目落地、做优人居环境、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科技创新上,我们拥有省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100余个,孵化器面积100余万平方米,两院院士等高端人才240余位,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在全市乃至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在产业发展上,我们的电子商务、民用航空、健康医疗和生物医药、机器人和信息技术等产业已经具备了发展成为千亿规模产业集群的条件,IC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建筑等产业也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民生保障上,我们集中力量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荣获了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示范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省文化先进区等称号,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位于全市前列。此外,市委、市政府对浑南的发展高度重视,提出了“沈阳未来看浑南”“浑南要成为沈阳振兴发展领头羊”的殷切期望。
可以说,我们完全有信心把发展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完全有能力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成效。我们一定要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全力推动浑南在沈阳新一轮振兴发展中率先崛起,切实肩负起“发展大浑南,支撑大沈阳”的历史重任。
2017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东北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紧紧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区委一届三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加快构建“中国智谷”,整体提升城市运转水平,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把浑南建设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区、沈阳现代化新城区、缔造幸福沈阳样板区。
2017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结合我区实际,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对接国际评价标准,深入落实沈阳市《关于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在全市率先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前50名经济体水平,加快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行区。
开展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对标江苏、厦门等先进地区,精准对接世界银行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营商环境实施和评价体系。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五大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政务服务窗口质量差、涉企服务效能低、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政府和企业失信、企业跨区迁移难等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建立反馈、整改、评价联动机制,以第三方评价带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全面推进“多规合一”。认真落实《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按照沈阳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完善城市发展规划,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各类规划,实现发展目标、空间坐标、用地指标“三标”合一、一张图管控。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全区统一的信息共享管理平台,健全区域环评、区域能评等项目评价机制,建立部门业务联动、监控考核、动态更新等工作制度,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坚持“简”“减”并重,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建立完善权力、责任和负面清单,着力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位、不到位等问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破政府治理的部门化、碎片化,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服务和监管,全面推行“一口受理”“限时办结”制度,最大程度的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落实省级以上经济园区行政事业“零收费”政策,不断培育和丰富市场主体。整合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引入社会资本和运营团队,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国企运营活力和国资运作效率,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对全区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支撑作用。
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平台。加快推进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和沈阳综保区新B区建设,科学编制自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启动综保区联检服务中心建设,建成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安全便捷的商业交易应用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业务一体化。
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加大土地房屋征收、闲置土地清理和基础设施配套保障力度,运用国际通行的服务手段,为重点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扫清障碍。制定项目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项目服务和推进体系,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跟踪式服务。继续开展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双进双解”等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制约发展的实际问题。
(二)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持续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创新引领,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统领,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体系,聚集创新创业资源,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区。
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积极配置政府资源和市场资源,启动运行东北科技大市场等平台建设,积极承接本地高校科技成果转移项目,有效提升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效率。优化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服务功能,抓好东北大学浑南创新港建设,制定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吸引更多创新资源加速向浑南聚集。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国家材料实验室等重点项目建设,鼓励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建研发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支持组建各类产业技术联盟,促进关联企业信息互通、抱团发展。
积极构建人才高地。围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和培育人才,加快构建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开展重大项目、重要产业高层次人才精细化服务,有效发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作用,重点解决人才居留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对领军人才、有重大贡献高管团队个税奖励的途径和办法。重点推进沈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中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自由港、中国海外留学报国基地等4个人才基地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人才聚集地。大力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年内培养100名科技服务复合型人才,为提升区域创新实力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发挥市场作用,努力将政府扶持企业由财政“输血”转变为市场“造血”,全力破解区内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产业引导基金投入力度,争取政府参股基金达到10支,基金总规模突破20亿元,全面加大对区内企业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风险资金池作用,探索推进知识产权及股权质押融资模式,力争全年为区内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创新类贷款2亿元以上。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力争年内新增上市挂牌企业5家以上。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提升经济实力
坚持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以抓龙头、铸链条、扩规模为重点,不断增强产业实力和产品竞争力,着力构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全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民用航空、健康医疗、生物医药、机器人、信息技术等产业,为加快打造千亿规模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民用航空产业以民用航空产业园建设为重点,促进庞巴迪Q400总装项目尽快落地,推动C系列项目由大部件转包向总装迈进,进一步加大关键装备项目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引进培育力度,加快形成整机生产能力。健康医疗产业以智能化数字医疗设备和远程协同医疗网络为主攻方向,加快数字医疗产业园建设,引进国际尖端医疗研发与设备生产项目,大力发展螺旋CT、核磁共振等诊疗和监测设备,着力构建远程协同医疗与“健康云”管理平台。生物医药产业重点瞄准疫苗、基因与眼科三大领域,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和眼产业园建设运营,引进和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生物制药企业。机器人产业以机器人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哈工大特种机器人、华昌达智能装备等项目建设,加快聚集整机和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信息技术产业以大数据产业园为载体,加快超算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全力打造东北区域大数据中心。加快发展IC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建筑等产业,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IC装备产业以IC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园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四类整机和关键单元部件产能,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增程式电动客车、乘用车和特种车整车生产为重点,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米拉国际汽车研发与检测中心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大力引进整车及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企业。现代建筑产业以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为核心,加快现代建筑产业园二期建设,大力引进装配式绿色建筑及材料、智能家居、住宅整体装修等产业化项目,不断做大产业规模。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壮大高端要素聚集的生产性服务业,做优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需求的生活性服务业。以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业为重点,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电子商务产业重点抓好电商基地建设,力争菜鸟网络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主体封顶,中德产业互联网创新基地项目启动运营,深入推进传统领域电商普及应用,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推动电子商务产业率先实现千亿规模。金融服务业重点依托沈阳行政中心,继续完善金融业态和网点布局,积极推进邮储银行辽宁分行落户,年内引进金融和类金融机构20家,加快构建沈阳金融新中心。科技服务业重点抓好国家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建设,加速聚集和培育创意设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各类科技服务企业和机构,加快推进毅昌国际工业设计谷、沈阳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多要素、全产业链支撑。以商贸服务、旅游、房地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商贸服务业重点抓好“一城两圈”建设,进一步加大浑南汽车城二期和新南站商圈建设力度,启动富邦综合体等高端商业项目建设,确保兴隆大长青项目整体运营、钻石山广场部分运营。旅游业重点依托自然风光、文体设施、科技创新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游、文化游、科技游,确保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房地产业重点帮助企业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
做优做精现代农业。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进一步创新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向“高端精品、高效特色、高产生态”转变。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继续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000亩。推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庄园综合体、休闲采摘等特色都市农业,引进培育农事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深化供销系统改革,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抓好森林防火、动物防疫、防汛抗旱等工作。
加快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坚持以项目为核心,进一步优化存量、引进增量。重点抓好产值总量、增速、税收排名前50位龙头骨干企业的扩张发展;助推规上边缘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晋升规上、获批高企;围绕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带动、配套企业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条;依托沈阳创新天地、城市综合体和标准厂房,大力引进总部类、税源类楼宇项目。争取3年内,50家重点企业生产规模实现倍增,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产业链配套项目100个,楼宇项目1000个。在此基础上,争取用5-10年的时间,打造电子商务、民用航空、健康医疗和生物医药、机器人和信息技术4个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建设成为“中国智谷”。
(四)加强城乡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坚持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按照“东山西水、一河两岸、一主三副”规划布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建设沈阳现代化新城区。
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引领,继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完成10个社区光纤接入工作,全面加快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平台建设推广,适时启动智慧旅游、智慧交通等智慧应用项目建设,打造方便、快捷、细致、贴心的智慧环境。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抓好重点市政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沈阳新南站东西广场建设工程、长安街及配套管网工程、综合管廊二期工程、污水转输工程,加快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完善公交线网布局,积极推进微公交运营模式,新建调整公交线路5条以上,进一步缓解新建小区和东部地区居民出行压力。继续开展宜居乡村建设,对50个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中华寺、畜牧场2个宜居示范村。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落实《浑南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对七大类城市管理事项进行细化,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和责任单位,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以环卫作业市场化为重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适合社会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全部推向市场,政府集中力量做好标准制定和服务监管工作。集中开展静态交通秩序、交通运输市场、流动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控违拆违5个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快城市难题解决速度。以城市出入口、主干道、商圈、景区为重点,以“市容整洁、景观优美、管理规范、市民满意”为目标,打造37条精细化管理街路,以点带面促进市容市貌的整体提升。
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全面落实《棋盘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2016-2030)》,进一步做好棋盘山生态资源修复保护工作。持续开展抗霾攻坚行动,继续实施燃煤锅炉拆小并大工程,加快解决我区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加强林业资源保护,清理林内开荒5000亩,植树造林6000亩。加强水系治理,实施张官河、白塔堡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启动生物医药产业园、柏叶基地和沈抚新城3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普惠性、均等化、可持续的方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让全区百姓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沈阳教育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沈阳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先行区创建工作,试行“管办评”分离改革,切实增强学校办学活力。主动对接北京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加大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引进培育力度,确保7所在建学校投入使用,启动3所新学校规划建设,新增优质幼儿园和中小学名校10所以上。高质量完成36所数字化校园建设任务,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和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
继续加大卫生惠民力度。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健康城市创建工作。为5万城乡居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加快推进医大东北区域中心医院、东北国际医院的建设和运营。逐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新建白塔、新园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生态园、文欣苑等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夯实“云医院”“医联体”工作基础,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网络平台,使百姓能够就近享受到国内三甲医院专家的优质服务。
加快发展文体事业。加大社区公共文体设施投入力度,为149个社区配备文体活动器材,新建15个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推进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做好国家一级图书馆评估验收工作。与省市文艺团体和高校合作,广泛开展文化惠民进社区、进工地、进学校、进军营活动。举办“文化绿洲,幸福浑南”首届文化艺术节和全民健身体育节活动。
(六)加快推进社会转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守住民生底线,抓好民生保障,按照“核心是共同、基础在社区”的基本原则,加快建设缔造幸福沈阳样板区。
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深入开展“幸福沈阳共同缔造”行动,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进一步厘清政府职责与居民自治边界,制定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切实做到社区责权利相统一。改进社区服务方式,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质量。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培育一批社会组织,引导广大社区居民自觉参与活动、规范行为,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大力推进社区协商,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以及志愿团队、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的协同作用,形成共治合力。不断深化全科受理服务模式,制定全科受理服务规范和全科社工管理考核办法,实现“一口受理、全能服务”。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加大网格化数据采集力度,实现数据一次收集、资源多方共享,促进社区管理体系现代化。进一步优化社区队伍,建立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规范、薪酬待遇、考核评价和选拔体系,充分发挥社区主任助理作用,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提高社区干部队伍职业化水平。扎实做好涉农社区换届选举工作。
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重点解决被征地农民和特殊困难人员就业问题,确保实名制就业8000人以上。以非公企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农民工为重点,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加快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确保完成8个村2378户棚户区改造工作。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稳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继续推进平安浑南建设,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作用,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立体防控和公共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安全责任体系,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做好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坚持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构建运行规范、决策科学、执法严格、服务高效、监管有力的政府管理新格局,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加强法治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方面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提案。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加快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切实规范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加大债务化解力度,有效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规范决策程序和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监督问责,不断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加强作风建设。继续开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自觉践行“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要求。积极倡导“细节决定成败”工作理念,以“工匠精神”提高为基层办事、为群众服务的水平。充分发挥督查和绩效考评工作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坚决整治执行不力、为官不为、破坏营商环境等问题,推动形成忠于岗位、恪尽职守、勤勉务实、敢做善成的良好风气。
加强廉政建设。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确保“三公”经费支出只减不增。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监管力度,继续开展征收领域和政府投资项目违纪违法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浑南清风”建设,切实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正、干部清廉、同事关系清新、政商关系清亲。
各位代表,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只有抓住机遇才能抢占先机,只有乘势而上才能铸就辉煌。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为加快建成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早日实现“发展大浑南,支撑大沈阳”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名词解释
1.IC装备:是指生产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芯片和平板显示器的专用生产设备。主要包括6英寸/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所用的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退火设备、单晶生长设备、薄膜生长设备、化学机械抛光设备、封装设备、测试设备等。
2.双臂协作机器人:基于可动仿生双眼视觉系统和三维重构技术的机器人,具有高灵活性、安全性、自主避障、快速配置等特点。
3.PECVD:即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借助微波或射频,使含有薄膜组成原子的气体电离在局部形成等离子体,实现基片镀膜。
4.装配式绿色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生态环保、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5.现代服务业:指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6.电商示范基地:即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综合型服务平台。2012年5月19日,商务部对全国首批34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授牌,沈阳浑南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是全国首批、辽宁省唯一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7.双进双解:即走进项目、走进企业、解决问题、解决困难。是由沈阳市政府组织,各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的一项帮扶活动。
8.五证合一: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为一证的登记制度。
9.一照一码:一照指的是五证合为一张营业执照,一码指的是加载到合一后营业执照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0.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
11.创新联盟:包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其他类联盟,其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12.科技服务业:是指为科技创新全链条提供市场化服务的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等特点。2015年4月8日,浑南区被批准为全国首批25个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域之一。
13.流动性债权基金:主要解决小微企业在银行贷款到期后还旧借新期间的短期过桥资金需求,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抽贷断贷问题。
14.风险资金池:通过政府提供风险补偿金的手段鼓励银行信贷资本向我区倾斜,为企业提供纯信用或加杠杆的抵押贷款。
15.新三板:是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中小微型企业。
16.双创示范基地: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确定了中国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浑南区荣列其中,将重点围绕创业创新重点改革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17.智慧城市: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
18.宜居乡村建设:2014年6月9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宜居乡村建设的要求,即治理乡村环境、改造乡村设施、提升乡村发展水平。
19.国家卫生城市: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评选命名的国家级卫生优秀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
20.国家健康城市:由各省、市推荐,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最终确定,在国家卫生城市之上更高标准的城市品牌。
21.全员全科:通过培训,使全体社工全方位、多层面掌握面向社区居民服务的各类业务知识,由“专能”变成了“全能”,一个人即可处理居民要办的所有手续。
22.“七五”普法:在全国第七个普法周期内,开展的普法教育活动。1986年,党中央确定全国普法工作每五年为一个周期。
23.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4.“四风”问题: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25.农村“三资”:即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资金、资产、资源。
26.三公经费:即政府部门公务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经费、公务接待经费。
27.存量债务置换:在财政部门甄别存量债务的基础上把原来融资平台代表政府的理财产品、银行贷款,期限短,利率高的债务置换成低成本,期限长的债务。存量债务中属于政府直接债务的部分,将从短期、高息中解脱出来,变成长期、低成本的政府直接债务。
28.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2015年9月7日,国家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其中,选择1个跨省级行政区域(京津冀)、4个省级行政区域(上海、广东、安徽、四川)和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核心区(武汉、西安、沈阳)进行系统部署,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和科技等领域改革的衔接和协调,探索系统改革的机制、模式和经验。
29.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制度创新,推进政府职能向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转变。今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设立自贸试验区。
30.孵化器: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以及一系列的服务支持,进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31.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指一个区域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校际间均衡状况、县(市、区)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公众对本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等方面达到国家认定标准。
32.多规合一:指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社会事业规划等各类规划有效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
33.产城融合: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34.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方式,指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融资。
35.股权质押融资:是指公司股东将其持有的公司股权出质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融资方式。
36.大数据:是指一种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等四大特征。
37.云计算: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38.物联网:是指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39.“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各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40.IC装备四类整机:PECVD薄膜设备、匀胶显影设备、划片机、刻蚀机四类整机装备。
41.螺旋CT:螺旋CT突破了传统CT的设计,采用滑环技术,沿人体长轴连续匀速旋转,扫描床同步匀速递进(传统CT扫描床在扫描时静止不动),扫描轨迹呈螺旋状前进,可快速、不间断地完成容积扫描。
42.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43.生活性服务业: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它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其产品、服务用于解决购买者生活中(非生产中)的各种需求。
44.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45.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46.医联体: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一定区域内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组成的医疗联合体。三级医院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基层医院提升服务能力,既方便了群众便捷就医,也可有效缓解三级医院人满为患问题。
47.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的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试点城市的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必须要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