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16 上午9:31:36 星期一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稿源: 浑南区政府网 2015-02-09

——2014年12月26日在沈阳市浑南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浑南区人民政府 区长吕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浑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浑南进入后全运时期的第一年,也是我区攻坚克难、锐意前行,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地发展产业,切实有效地改善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在“发展大浑南、支撑大沈阳”新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4年,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57亿元,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010亿元,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2.1亿元,同比增长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4463元,同比增长9.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9700元,同比增长11.2%。

  (一)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明晰。坚持走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之路,确定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航空制造、汽车零部件、现代建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休闲旅游”等九大产业。坚持功能区产业错位发展,强化功能区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各功能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产业集群式发展,确立了同类关联产业聚集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原则。为后全运时期,我区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我区“两化融合”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全市第一。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聚集优势凸显,企业数量超过600家,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智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新松智慧产业园三期建成投产,新松公司产值增幅超过20%。IC装备产业市场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拓荆公司12英寸生产型PECVD设备实现首台销售,芯源、富创精密等公司产品销售量大幅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稳步发展,东软健康医疗产业园、美国创新中心项目正式投产,4家制药企业和研发中心入驻生物医药产业园。现代建筑产业已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条,成功引进国内首条全自动叠合板生产线,现代建筑产业园获批东北首家国家级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骨干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东软集团继续领航国内软件产业,禾丰牧业成功登陆沪市主板,沈飞民机生产订单已拓展至8个国家14家公司,航天三菱年产值突破50亿元。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学科技城、沈抚新城等6个区域被列为市级服务业聚集区,数量居全市之首。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京东商城年交易额增长150%,辽宁产业带上线销售企业达到8300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成果显著,引进元香谷农产品交易中心、天天好医药电商平台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入驻企业达130家,被辽宁省委党校定为现场教学基地,一个以浑南为中心、覆盖东北及内蒙古区域的电子商务运营及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奥体新文化商圈初具规模,浑南大道特色商业带初步形成,麦德龙商场、迪卡侬体育商城、朵朵童世界正式营业,宾利、保时捷等多家汽车专营企业入驻汽车贸易中心,哈尔滨银行、邮政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落户政务金融中心。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完成世博园、鸟岛、朝阳山等景区设施改造提升,中华寺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全区各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352万人次。成功举办首届浑南雪花啤酒节、棋盘山森林音乐节和乡村游欢乐季等大型活动,全年共接待游客45万人次,浑南人气显著提升。

  都市现代农业初具规模。优化整合业已形成的特色种植、度假观光、休闲采摘等产业资源,着力加快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步伐,新建高标准都市农业示范园区13个,都市农业规模超过万亩,年接待游客达13万人次,农民收入显著提高。毅都农产品物流中心、德宝农牧食品产业园等重大农事项目建设顺利,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森林防火、动物防疫和应对旱灾工作扎实有力,全区粮食生产基本保持稳定。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启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城创新集聚作用,新增创新创业孵化器面积22万平方米,新增入驻企业131家,锦联新经济产业园获批为国家级孵化器,国际软件园成为全国首批智慧园区试点单位,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国内计算能力最强的东北区域超算中心、东北唯一的国家级工业设计平台、辽宁首个移动应用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相继投入运行,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沈阳协调服务中心正式挂牌,科技创新协同服务平台成功上线,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科技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沈阳生物医药创投基金、浑南创投基金正式运营并发挥积极作用,中科仪、中科三耐、麟龙科技等11家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数量占全市90%以上。组织开展工业设计高研班、南湖论坛等全国性创新活动,创新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全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700件,实现专利成果产业化或转移转让600余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5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力推进项目引进,围绕产业链培育、税源培植,大力开展主题招商、二次招商、以商引商,全年“请进来”考察团组150余个,“走出去”招商80余次。引进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天骥新天地工业园、嘉民东北区电子商务中心等投资3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15个;引进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基因所沈阳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15个;引进中一集团总部、中能建东电一公司总部、铁塔辽宁分公司等税源型总部项目15个;聚集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工业等中小企业近300家。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道路、管网、源头设施建设力度,协调解决用地、资金、征收等实际问题,东网科技、新松智慧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部分竣工或投产运营。全区在建实名制项目达到162个,当年累计完成投资近400亿元。项目结构、引资质量和建设成效全面提升。

  (二)加大建设管理力度,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城乡建管水平不断提升。建设市政道路35公里,农村公路79公里,综合管网86公里,目前我区“南北顺畅、东西贯通”的路网格局已经形成。集防洪、景观、通行等功能于一体的白塔堡河市政路竣工通车,开创了市政道路建设的先河,不仅节约了大量城市建设用地和征收成本,而且为我区再添一条东西向快速通行的交通主干道。浑南新城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荣获中国工程建设最高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完成沈阳新南站东广场地下主体及配套工程建设。启动棋盘山风景名胜区秀湖环湖路、登山步道等改造工程。现代有轨电车运载能力大幅提升,运行速度提高20%以上,区域交通骨干作用日益增强。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智慧城市和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拆除各类违章建筑、违法用地327处,建设宜居乡村13个,有效解决了棋盘山地区公共交通资源匮乏问题,城乡人居环境和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

  沈抚新城建设全面推进。编制完成浑河北岸区域总体规划,浑河两岸实现“规划一张图”,沈抚新城未来发展框架正式确立。实施“两横两纵”道路建设工程,伯官大街北延长线竣工通车,浑南东部地区再添一条通往母城的主干道,路网总里程达到168公里,基本实现了浑河两岸、沈抚两市的互通互联。供电、供水、供热等源头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市政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实施白沙河、满堂河水系整治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17万平方米,沈抚新城区域环境整体提升。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加大棋盘山风景名胜区保护与修复力度,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管理办法起草及资源普查工作,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大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三大工程,植树造林7120亩,启动沈抚新城石庙子污水处理厂建设,修复5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拆除20吨以下燃煤锅炉6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三)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各项民生工程全面推进。妥善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安置问题,全年新建购买回迁房322万平方米,回迁安置居民2.5万户。特别是倾力解决大学科技城农民回迁疑难问题,回迁居民领钥匙率达到92%,9900余户农民喜迁新居。着力解决全区中小学师生就餐问题,全国首个中小学“中央厨房”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区33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3万余名师生实现统一营养配餐。大力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实施了古台南等8个村、3216户居民的棚户区改造工作。积极解决城市居民自备井饮水和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将2个非物业自备井饮水小区接入市政水网,更新改造6个村饮水设施。新建菜市场6处,新增“早餐工程”点位20个,全区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教育卫生文体事业蓬勃发展。顺利通过省基础教育强区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考核验收。沈抚新城教育园区主体工程完工。积极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成功引进北师大沈阳附属学校、沈阳远见国际学校等国内外顶级教育资源。累计为全区3.5万城区居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建立了覆盖全区的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及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健康浑南项目的惠民便民作用进一步增强。深入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改造提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2个,新建社区书屋23个,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体育活动1000余场,我区荣获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社会管理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有力,社会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顺利完成185个涉农社区换届选举工作。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创新信访稳定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全区信访稳定工作的意见》,扎实开展“百日会战”行动,妥善化解了一大批信访积案。实行农民工工资支付“实名双卡”管理办法,农民工欠薪问题得到有效化解。构建常态化巡逻防控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平安浑南建设扎实推进。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增强。

  (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各项改革举措。顺利承接市政府三个批次简政放权工作,全部做到无缝对接。迅速完成工商、质监、食药监三个市直部门划归区管工作,并整合成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行市委、市政府决定,顺利完成三好街地区管理体制调整交接工作。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至全市最快的30个工作日,区和各功能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立区属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机制,构建决策、管理、监管、运行“四位一体”的全新监管体系,全年实现国资收益12亿元,创历史新高。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盘活各类资源资产,全年实现各类融资208亿元。

  功能区体制优势全面释放。各功能区承载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错位发展、功能优势互补的格局基本形成。大学科技城产城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创新优势更加凸显,吸纳和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沈抚新城建设快速崛起,沈抚同城化工作扎实推进,整体形象全面提升,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国际新兴产业园区电子商务产业迅猛发展,IC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现代商贸区奥体商圈业态更加丰富,汽车贸易中心建设顺利,政务金融中心趋于完善。现代农业示范区都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柏叶新城建设有序推进。棋盘山风景名胜区保护与修复力度进一步加大,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景区收入大幅增长。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107件、政协委员提案104件,见面率、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六五”普法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围绕政府运行、重大事项决策、招投标管理、工程建设等方面,规范了全区各个层面的工作规则和程序。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各项审计工作,推动了相关工作有效落实。确定了“保运转、保民生、保项目落地、保偿债”的财政支出原则,“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得到有效控制,财政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约束力明显增强。强化绩效考核、效能督查,确保了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加强廉政建设、行政监察,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里,全区上下勠力同心,迎难而上,逐步破解了制约发展的瓶颈难题,赢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鼎力相助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理解支持、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浑南发展的驻区机关、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区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主导产业支撑力不够强,产业集群规模不够大,缺乏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扶优做强的工作力度还要继续加大。二是项目引进质量有待提高,项目服务水平仍需提升,土地、资金、征收、配套仍然是影响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项目工作还要进一步做实。三是城市建设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四是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到位,信访稳定工作压力依然很大,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能力与百姓的期待仍有很大差距。五是政府作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的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工作作风不实,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浑南经济社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叠加期的重要一年。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若干意见的出台,将为我区智能机器人、新材料、IC装备、生物医药、电子商务、航空制造等多个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政策与环境,加之省市的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我区的项目引进和项目建设必将掀起一轮新的高潮;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创建,将给我区带来新的政策优势,进一步激活我们业已形成的创新资源和发展潜力;沈阳行政中心的南移,必将引领大批的金融机构、服务机构、企业总部接踵而至,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加速向我区聚集,浑南的区位价值将迅速提升。同时,经过近几年的迎全运建设和产业培育,我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城市综合配套环境,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具备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时机和条件。我们一定要有抢抓机遇的意识、能抓机遇的措施、真抓机遇的作风和善抓机遇的本领,切实将机遇转化为成果,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再次腾飞。

  201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弘扬浑南精神,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全面加快产业发展,深入实施沈抚同城化战略,整体提升城市运转水平,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发展大浑南、支撑大沈阳”的浑南梦。

  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抢抓东北振兴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

  认真抓好东北振兴项目落实。积极包装策划和组织申报重大项目,尽最大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市政策支持,在新一轮东北振兴过程中抢占先机。重点抓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创建工作,充分发挥高新区在创新资源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比较优势,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科学编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推动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探索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推进沈阳材料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金属所尽快打造我国首个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尽早实现“突破十项关键技术、孵化百家材料企业、带动千亿产值”的目标。全力推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建设,整合9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资源,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智能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支持骨干企业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鼓励创新资源整合,支持组建多方参与的产业技术联盟,推动产学研互动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继续优化创新服务环境。鼓励和引进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龙头企业共建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综合运用股权、债权、众筹等多种融资方式,推动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强化激励机制,在成果收益分配、股权激励、个税奖励等方面先行先试,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面向高校、企业及研发机构,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二)加快产业发展步伐,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园区的引领作用,坚持西优东拓,壮大现有企业,丰厚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六大产业集群。以东北区域超算中心为支撑,重点推进浪潮、韩国KT、SK数据处理等项目落地,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继续抓好东软软件、物联网等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以新松公司为龙头,加快新松智慧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以IC装备产业园建设为载体,积极引进产品设计、智能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优势企业和项目,打造IC装备产业集群。以生物医药产业园、何氏眼产业基地等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技术支撑平台,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快航空产业园建设,全力推进波音完成中心、波音777客改货、庞巴迪整机生产和燃气轮机等项目落地,积极推进沈抚新城航空小镇项目规划建设,打造航空制造产业集群。以现代建筑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发挥国家级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现代建筑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沈阳行政中心南移为契机,重点引进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沿浑南大道两侧、奥体和新南站周边,重点发展民生服务业,做强浑南大道特色商业带,做大奥体新文化商圈,打造沈阳新南站商圈。加快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建设,不断深化电子商务在传统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壮大东软熙康、合众优年等健康养老龙头项目,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健康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加快推进浑南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依托棋盘山风景名胜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东南部地区历史名胜、大学科技城文化科技场馆等资源,开发策划更多文化旅游线路,继续办好冰雪节、啤酒节、采摘节等系列活动,叫响浑南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带。

  优化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科学实施农地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新增市级达标都市农业示范园区10个以上,打造一批“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李相新城建设,启动沈李线文化生态走廊规划编制,打造东北花都。推进中国新城镇浑南生态小镇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典范。积极与禾丰牧业等农事龙头企业合作开发项目,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出台《浑南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强化农村“三资”经营、处置的监督管理。加强职业培训,努力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鼓励支持秸秆收集、加工和利用,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继续抓好森林防火、动物防疫和防汛抗旱等工作。

    深入抓好产业发展扶持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研究探索扶持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重点扶持成长性好、贡献度大、带动力强的现有企业,以及新引进的重大龙头项目、世界500强项目和行业领军企业。大力推行股权投资,积极推动产业扶持资金从无偿向有偿转变,从普遍培育向做大做强倾斜。积极组织和指导企业做好国家和省市扶持资金的申报工作,特别是涉及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政策支持,全力助推企业发展。

  (三)提高项目引进质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强化项目引进。进一步完善两级招商工作体系,强化一线招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招商服务整体水平。围绕九大重点产业,重点引进丰富产业链条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关键零部件项目。依托浑南总部基地、城市综合体和标准厂房等资源环境,积极推进中水六局总部、人保东北总部等一批税源型项目入驻。抓实产业转移承接,推进大唐热电、菜鸟网络、招商地产“活力城”、畅联物流东北基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液态非晶合金材料等一批项目落地,抓好大学科技城机器人产业基地、沈抚新城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锦联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一批项目载体建设。研究制定《浑南区项目准入制度》,对购地项目、入驻标准厂房和商务楼宇项目进行全区统筹,为招商工作确定原则和底线,促进项目结构优化,提高项目引进质量,确保全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集约高效利用。全年包装策划重大项目40个,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签约购地产业项目60个,引进企业总部、金融机构、都市工业等税源项目100个。

  抓实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一站式”审批服务,试点“智能网上审批”,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以省市重点项目和区实名制项目为重点,扎实开展“双进双解”活动,通过周例会、联席会、现场会等方式,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大要素瓶颈突破力度,实行土地调规、房屋征收和配套建设联动推进,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研究制定政府部门服务项目建设的考核办法,建立完善加快项目建设的约束机制,构建起保障项目建设的完整考核体系。支持航天三菱、东软集团等龙头骨干企业扩张发展,全力保障4K1新型发动机项目、东软健康医疗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全年完成投资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10个,竣工项目90个。

  (四)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提升城市软实力。着力打造“一中心两平台”,整合数字城管、政务公开、城市应急、民生服务、社区管理等城市管理资源,共享民心网、市长信箱、96123、110等市民诉求平台,组建市民公共服务中心,打造精细、高效的服务监管体系。建设三维地理数据库,引入信息化办公系统,打造公共信息、政务信息两大平台,有效提升为民服务效率和政务决策水平。

  提高城市建管水平。确保完成沈阳新南站东广场建设工程、西广场地下主体工程、综合管廊二期工程、有轨电车沈阳新南站支线工程和行政中心公交枢纽工程。强化对青年南大街、沈本大街等重点街路和地铁口、有轨沿线等重要交通节点的动静态交通管理,保障全区交通状况平稳顺畅。加强公交线路规划,进一步完善大学科技城、棋盘山地区公交配套。加大建筑工地管理力度,严厉打击私排乱放行为。全面加大控违拆违工作力度,研究制定全区控违拆违工作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各单位职权职责,实现控违拆违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推进街路扫保、绿化养护、亮化美化等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加快沈抚新城建设。实施路网衔接工程,将伯官大街北延至马宋路、滨河路东延至抚顺市,同步推进市政管网、源头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沈抚新城对外连接的紧密度。实施景观提升工程,启动秀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动物园改造工程,完成秀湖环湖路改造及栈道景观工程,整治白沙河东西段河道,维护升级棋盘山、世博园、鸟岛等景区设施,不断提升沈抚新城整体形象。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修订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继续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植树造林5000亩,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深入做好污染防治、大气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提升区域环境质量。继续做好棋盘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力争完成控详规划编制,推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出台,加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申报步伐。

  (五)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坚持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不断扩大教育、卫生、文体惠民覆盖面,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强化功能区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好8个方面的民生实事。

  1.免费开放旅游资源,自2015年元旦起,棋盘山景区、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不再收取门票,免费对游客开放。

  2.做优居民生活环境,大力开展宜居乡村建设,建设14个宜居达标村,打造宜居示范村。完成旧住宅区节能改造10万平方米,改造供热管网10公里。

  3.提升居民居住水平,完成大甸子、三家子、下伯官、古台北、前榆等5个村2322户居民的棚户区改造工作。

  4.改善居民出行条件,新建、续建市政道路120公里,维修、改造农村公路50公里。建设污水管线3公里、雨水管线2.4公里,解决深井子地区居民出行及弃管小区污水、雨水排放问题。

  5.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基本完成全区非物业自备井饮水小区接入市政水网工作,对8个村的饮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6.满足居民就学需求,完成6所城市学校、18所农村学校校舍改造工程,新增幼儿学位2100个。确保沈抚新城教育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力打造白塔教育集团。

  7.扩大卫生惠民成果,继续实施为全区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程,在全市率先启动居民健康卡发放工作。

  8.丰富居民文体生活,改造提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5个,新建高标准社区书屋20个、电子阅览室40个,为20个社区更换室外路径健身器材。

  (六)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梳理政府部门和功能区的职权职责,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积极做好市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职权的落实衔接工作,简化各项审批办事流程,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国有企业管理,全面实行区属国有企业绩效考评机制,充分发挥国有资产资本化作用,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国资收益,使之成为全区财力的有力支撑。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政府债务规模。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建立健全区政府及政府系统各部门工作规则,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加强对政府签订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审查,不断提高政府行为的科学性、合法性。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切实增强公职人员宪法意识,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

  推进效能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督考体系,推动督考工作向重点工作聚焦,向实体工作倾斜,加大对项目引进、项目建设、控违拆违、土地征收、民生保障、信访稳定和协税护税等专项工作的督考力度,切实发挥督考工作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切实提高政务处理效率,有效节约政务成本。

    推进廉洁政府建设。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带头反四风、转作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严控制“三公”经费。进一步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工程招标、土地征收、项目建设等权力运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各位代表,浑南已经步入了更新更快的发展阶段,我们唯有释放所有的激情和智慧,倾注全部的心血和努力,才能担当时代重任,不负人民重托。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抢抓发展机遇,增强发展自信,凝聚发展合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实现“发展大浑南、支撑大沈阳”的浑南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名词解释

  1.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国务院确定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主要包括云计算及物联网应用服务、工业软件、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下一代信息网络、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等产业。

  2.电子商务:指在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买卖双方利用互联网,不谋面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综合服务活动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

  3.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IC装备:指生产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芯片和平板显示器的专用生产设备。主要包括6英寸/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所用的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退火设备、单晶生长设备、薄膜生长设备、化学机械抛光设备、封装设备、测试设备等。

  5.PECVD:即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借助微波或射频,使含有薄膜组成原子的气体电离在局部形成等离子体,实现基片镀膜。

  6.沪市主板:即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中国大陆两所证券交易所之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7.现代服务业:指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8.市级服务业聚集区:指以某一服务业产业为主体,相关服务业产业相配套,具有资源集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等功能,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目前,沈阳市共有市级服务业集聚区40个。

  9.辽宁产业带:是一家将我省装备制造产品、农副产品、土特产、玉石、手工艺品等商品在网上展示和销售的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

  10.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即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综合型服务平台。2012年5月19日,商务部对全国首批34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授牌,沈阳浑南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是全国首批、辽宁省唯一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11.4A级景区:是仅次于5A级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我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从高到低分为5A、4A、3A、2A、A等5级。

  12.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休闲、采摘、餐饮、垂钓、娱乐等类别中选择一种进行经营的单一型农业产业项目。

    1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指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

  14.孵化器: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以及一系列的服务支持,进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15.创投基金:是以支持创新事业,并为未上市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活动。

  16.新三板:是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中小微型企业。

  17.大数据:指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优化能力的多样化信息资产。

  18.都市工业:指适宜在都市繁华地段和中心区域内生存和发展,增值快、就业广、适应强,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现代工业体系。

  19.全国文明城市: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举止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20.智慧城市: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1.宜居乡村建设:2014年6月9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宜居乡村建设的要求,即治理乡村环境、改造乡村设施、提升乡村发展水平。

  22.生态文明示范区:指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有效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使绿色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2011年11月,环保部批准我区为全国第三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23.中央厨房:指实行统一采购食材,统一加工副食半成品、主食成品,统一冷链配送,满足师生用餐的运营模式。

  24.省级教育强区:指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在政府履行职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民族教育、教师进修学校建设、教育辅助机构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指标基本达到省级认定标准。

  25.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指一个区域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校际间均衡状况、县(市、区)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公众对本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等方面达到国家认定标准。

  26.健康浑南项目:是2012年,我区与东软熙康合作启动的健康管理项目。通过熙康益体机采集信息,利用云平台进行处理,实现健康管理方案制定、居民健康监测、动态跟踪随访、健康记录查询和健康教育五个方面的功能。

  27.“百日会战”行动:指2014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为期100天的信访积案化解专项工作。

  28.实名双卡:即为建筑企业农民工实名办理考勤卡和银行卡,按照考勤结果将工资按月发放到相应的工资卡。

  29.“六五”普法:指在全国第六个普法周期内,开展的普法教育活动。1986年,党中央确定全国普法工作每五年为一个周期。

  30.三公经费:即政府部门公务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公务接待经费。

  31.沈抚同城化战略:2006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同志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提出沈抚同城化概念。2007年,辽宁省委明确提出要推进沈阳与抚顺同城化发展,壮大辽宁中部城市群。

    32.众筹:是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人或发起组织的行为。

  33.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34.浑南旅游集散中心:是辽沈地区旅游业系统资源整合服务商、旅游集散的中心和枢纽、旅游项目投融资和合作经营的平台以及旅游商品文化创意设计中心。建成后主要进行旅游线路产品开发、旅游交易推广、游客交通集散、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咨询服务、旅游综合服务、旅游活动策划实施、智慧化景区推广建设、旅游项目私募基金募集及管理等。

  35.农村“三资”:即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资金、资产、资源。

  36.股权投资:即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

  37.“一站式”审批服务:指通过审批功能集成、审批流程再造、并联预审等方式,实行综合时限控制,强化审批联动,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要素,推进中介服务,实现重点建设项目的快速办理。

  38.智能网上审批:指审批部门将项目审批的全部要件在手机、电脑等多媒体终端公布。企业可通过网上查询,明确并准备好本项目审批需要的材料,再通过网络传回到审批窗口,实现项目的智能化初审,可为项目终审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39.双进双解:即走进项目、走进企业、解决问题、解决困难。是由沈阳市政府组织,各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的一项帮扶活动。

  40.数字城管:指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以单元网格为基本管理单位,通过量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细化管理行为。

  41.动静态交通:分为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动态交通指人、车、物的流动,静态交通指车辆的停放。

  42.幼儿学位:指幼儿园按相关标准,在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所能招收的幼儿数。即幼儿园所能容纳的幼儿(学生)的位置数。

  43.新预算法:即2014年8月31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44.全口径预算管理:是一种财政预算管理模式。监管范围不仅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而且包括政府性债务和或有负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

主办:浑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浑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浑南区委宣传部 浑南区联系电话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1120003 公安备案号:21011202000218 辽ICP备08100350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浑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浑南区委宣传部 地址:沈阳市浑南区世纪路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