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浑南科技城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3年,浑南科技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浑南区紧紧围绕“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核心目标,在基础设施、科创平台、金融保障、项目建设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是五大类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全年实施开工建设项目24个,完成投资173亿元,两年累计投资接近300亿元。二是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坚持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引领,“2+4+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推动力显著增强。三是金融支撑持续增强。科技城建设启动以来,累计争取落实资金144.17亿元。其中,到位各类融资资金111.74亿元,融资到位率71.6%;落实省市财政资金32.43亿元。四是项目建设攻坚突破。科技城“5+1”主导产业累计谋划重大产业项目362个、计划总投资939.97亿元。其中,签约项目68个、落地项目65个、开工项目42个。
2024年,浑南科技城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动浑南科技城建设驶入“快车道”,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沈阳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赋能增势。同时,还将重点关注解决资金压力大、人才缺口多、产学研场景少等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并吸收此提案的相关建议,融入年度工作计划。
一、强化金融服务,多渠道破解资金瓶颈
一是全力向上争取政策资金。盯紧盯实科技城地方债项目申报争取工作。抓住政策机遇,研究吃透国家相关政策,提早规划、布局和包装项目,主动密切跟踪对接国家部委、省直单位和金融机构,申请更多国债、地方债、城市更新贷款、专项资金。二是全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城建设。办实办好全球PE沈阳论坛,强化金融招商,招引一批金融项目落地。以招商引资为主要目的,招引更多资本机构投资或落地浑南科技城;借助论坛宣传推介浑南科技城,扩大投资影响力;搭建金融、科技、产业、人才“四位一体”融合发展平台,促进资本与企业、重大创新平台、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对接。三是创新融资方式,重点推动发行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产品(REITs)。认真学习借鉴合肥高新创新产业园、苏州产业园区等地经验,加快研究推进REITs发行工作,下决心实现突破。同时,全力支持沈阳国际软件园REITs产品发行,力争成为东北首单。四是设立或引进产业发展基金。围绕“5+1”主导产业发展,由市、区财政单独出资或与上级基金、社会资本等共同出资设立,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切实发挥基金作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二、聚焦服务环境升级,提升人才引培留用服务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人才自主认定工作。建立健全人才自主认定工作机制,加强培训指导,根据实际调整自主认定单位,更好激发用人主体活力,向企业大力倾斜,让企业唱主角,构建“企业认可、市场评价、政府支持”的人才认定新模式。按照科技研发能力和企业规模,择优对有自主认定意愿的用人主体进行授权,指导开展人才自主认定工作。组织驻区企业人才自主认定工作培训会。推进完善认定标准并完成备案,进一步畅通人才自主认定渠道,扩大企业自主认定人才范围。二是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完善浑南人才家园服务厅、人才服务窗口功能,建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提供人才子女入学、就医疗养、社会保障等“全方位”“一站式”“管家式”服务,多部门联动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住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诉求。按照《浑南区菁英人才健康服务工作方案》(2023—2025年),为“菁英人才”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在两家区级医院开通就诊绿色通道,在东北国际医院开设“菁英人才”就诊专区,提供专家导医服务,常年提供一对一健康咨询,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指导,为浑南区菁英人才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加快推进浑南科技城学校建设,落实省市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政策。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人才住房保障能力,继续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到2024年底,预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50套。
三、加强区域科技合作,持续壮大科技创新动能
一是产学研协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动科技创新,围绕智能制造、先进材料、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领域的产业链重点企业技术攻关需求,梳理制定拟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主攻方向,面向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发布,搭建产学研合作、技术攻关渠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鼓励新松、东软、燃机公司等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二是扩大区域科技协同和开放合作。加快推动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建设,重点推进辽宁省俄罗斯院士专家工作站、沈阳中俄联合实验中心、沈阳中俄技术转移中心、沈阳中俄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建设,加速引进光电测量仪器、光学镜头等项目进行成果转化。深化京沈科技对口合作,对接北京高校院所、央企研发部门,推介浑南科技城,促成北京科技项目与浑南合作。三是与大型央企合资合作建设运营产业园区。抓住国家支持央企加强与东北地区合作的重要机遇,积极与大型央企合资合作建设产业园区。注重建设、运营并重,输血、造血共举,既要借助央企资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借势央企资源整合和产业带动能力,开展园区运营,促进形成产业链完善的产业集群。四是与知名开发区、优质品牌专业化平台公司合作建设运营产业园区。在“一谷七园”建设中,积极引入类似北京中关村的全国知名、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优质平台公司合作建设产业园区。导入先进的运营理念和机制,借助公司品牌优势和吸引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集聚创新创业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总之,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位政协委员监督下,坚决扛起“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的光荣使命,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确保科技城开发建设迈入新阶段、取得新成果,为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更大的浑南力量。
感谢您对浑南区发展建设的重视和关心。
浑南区人民政府
2024年3月7日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