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优做实数字文创产业园推动浑南科技城建设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浑南区始终将数字文创产业作为推动科技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依托政策引领、产业集聚、技术赋能和资源整合,初步构建了“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截至2025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3%,数字文创企业总量突破800家,培育国家级、省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3个,包括沈阳国际软件园、昂立动漫产业园、毅昌设计谷等重点载体。在政策体系方面,我区先后出台《浑南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浑南区促进棋盘山地区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专项文件,并制定《浑南区“文化+”(文化体育旅游)“十四五”规划》《数字浑南发展规划》,以“一核、一带、三区”空间布局为核心,重点打造“数字科技文创智造区”。通过“指南针计划”等创新举措,推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慧教育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初步形成涵盖内容生产、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策引导,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专项政策精准发力。2023年1月出台《浑南文化产业“指南针计划”》,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文旅产业布局规划,重点支持“数字科技文创智造区”建设。依托沈阳国际软件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载体,对标国际前沿,大力发展体验科技等虚拟现实产业、华狐电商等数字创意产业、向日葵教育等教育科技产业、沈阳创新研究院等工业设计产业、源溢洋等数字动漫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二是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2024年8月,印发《数字浑南发展规划》,要求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培育壮大数字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升级,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目前,全区90%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培育出“古画里的中国”元宇宙文旅度假区、国家级AI影视产业园等标杆项目,在沈阳市“全力打造‘东北数字第一城’”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企业服务提质增效。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机制,2024年以来走访重点企业120余家,协助解决技术研发、融资对接等问题80余项。围绕文体旅多方面全力开展各类创建提升工作,积极为数字文创企业争取省市扶持资金,推动向日葵科技、沈阳世博天逸、东大科技园等企业获批省、市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目前,全区已拥有国家、省、市级文化产业基地、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旅游科技融合示范园13家,进一步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浑南数字文创迈上新台阶。
(二)优化产业生态,激发创新活力
一是技术赋能产业升级。浑南区积极推动4G/5G、VR、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机和移动互联网等前沿技术在数字文创领域的应用。以体验科技文化产业基地为重点,研发智能移动影视制播系统,支持向日葵科技推出第二代智能知识图谱平台。辽宁省博物馆“数字辽博”小程序不断提质升级,用户突破50万,科技馆数字化科普活动覆盖超10万人次。
二是项目带动全链发展。2024年2月,组织签约“绿野暖阳”影视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近5亿元,着力打造集影视拍摄、美食文化、乡村风俗体验、特色民宿、体育休闲、文艺演出为一体的文旅融合项目。7月,组织签约“环梦之旅”数字文旅项目,项目占地43.29平方米,投资超27亿元,打造“影视拍摄+数字体验+文旅融合”新模式,强力助推浑南区数字文化产业形成全链条发展。
三是品牌宣传多维突破。浑南区积极参加“沈阳都市圈文旅招商推介会”“世界品牌莫子山大会”等各类国际项目签约仪式和国内招商推介会议活动,吸引众多国际、国内企业的青睐。组织举办“四季游系列活动”“浑河外滩市集”“2024秀在辽宁”等大、中型文化产业交流活动30余场,持续增加数字文创龙头企业推介途径,以大带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引育专业人才,筑牢智力支撑
一是搭建人才引进平台。浑南区积极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库,截至2025年1月,文化产业人才库已吸纳国内外文化领域大咖及国际知名人士200余人,为我区数字文创产业发展夯实了专业人才基础。
二是开展企业专场招聘。2024年,全区累计举办125场招聘活动,为科技城企业吸纳优秀人才,积极与沈阳驻京办、驻沪办、驻深办单位联动,切实发挥桥头堡作用。2025年3月,组织企业参加“第三届辽宁省与央企深化合作座谈会”,促成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
三是强化校企协同培养。浑南区与东北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等高校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输出作用,积极为高校中对应专业岗位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目前,校企联动年均输送数字文创专业人才达300余人。
三、下步工作举措
(一)深化数字化转型,构建产业高地。一是加速数字基建覆盖。2025年,浑南区将建成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数字化“五位一体”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二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重点扶持元宇宙、AI生成内容(AIGC)等前沿领域,支持企业开发沉浸式演出、数字孪生景区等产品。三是构建数字化产业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生产生活全局转变、数据要素全域赋能、理念规则全面重塑、5G网络全域覆盖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局面,据此打造“东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引领区”。
(二)强化要素保障,扩大开放合作。一是完善政策体系。修订《浑南区促进数字文创产业发展实施细则》,新增对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补贴,最高补贴比例提升至40%。二是拓宽融资渠道。设立10亿元规模的文化产业引导基金,联合金融机构推出“文创贷”专项产品,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三是拓展国际市场。2025年,将组织企业参加东京电玩展、柏林国际文创周等国际展会,推动“浑南智造”数字产品走向全球。
(三)加强人才引育,夯实发展根基。一是持续打响“来浑南不一样”工作品牌。未来3年,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给予安家补贴、科研经费等支持,为全力冲刺东北综合实力“第一区”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启动“四支陪跑队”工程,培养能够动态、精准、快速地为科技文创成果寻找应用场景和捕捉市场需求的“陪跑队”人才100名,致力打造创新驱动“动力引擎”。三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突出抓好“高校引才”,突破尝试与高校合作开设数字文创微专业,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规划年均培养复合型人才超400人。
感谢您对浑南区发展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浑南区人民政府
2025年3月25日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