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16 上午9:31:36 星期一

浑南区祝家街道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稿源: 浑南区政府网 2023-06-06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责任重大。为做好全年防汛抗旱工作,按照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工作部署,结合我街道实际,现制定祝家街道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系列重要论述,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面贯彻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区委、区政府、街道领导的决策部署,以“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强化我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指导作用,充分发挥我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形成整体工作合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为街道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防汛抗旱安全保障。

二、总体目标

防汛抗旱工作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落到实处,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努力做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设防标准内洪水“不发生河流决堤、不发生水库垮坝、不发生城市受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要进行科学调度,奋力抢险,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发生轻到中度干旱时,要保证城乡居民供水安全和农业灌溉、重要工业、重要生态用水安全;遭遇重特大干旱时,要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基本口粮田灌溉、核心区生态用水安全。

三、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防汛抗旱责任体系

1.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组织领导。各社区、各部门领导干部要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刻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应对和绕阳河盘锦市曙四联段堤防溃口教训,补齐本辖区、本部门存在的短板,强化对防汛抗旱工作的日常防范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领导,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落到实处。一旦出现重大险情要第一时间上岗就位,有力应对好各类灾害风险挑战。

2.强化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建设。根据我街道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建设,完善会议、督查检查、会商研判、指挥调度、值班值守、信息报送等工作制度,全面履行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职责。

3.完善防汛抗旱联勤指挥机制。着力发挥防汛抗旱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完善工作规则,加强职能衔接和工作协调配合。全面发挥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综合优势和各部门的专业优势,按照城市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组织城管、农业等成员单位进驻街道防指进行联合指挥调度,便于在前后方、点和面上统一安排部署,掌控全局。完善应急救援队伍联络机制,组织开展防汛抗旱演练,统筹调配防汛应急抢险力量,增强防汛抗洪抢险突击能力。

4.落实落细防汛抗旱包保责任。深化执行防汛包保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四级领导包保街道职责,落实责任体系中党政领导包保工作责任人,制定工作清单,并逐级报备。制定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房等高风险区人员转移避险网格,明确网格责任人。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落实监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援等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5.依法开展防汛抗旱工作。各社区、各部门要依法依规开展防汛抗旱工作,切实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应急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坚决贯彻执行到位。要坚持法治思维,坚守法律底线,明晰法律准绳,始终将法律、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科学、精准、高效组织落实防汛抗旱减灾救灾各项措施。

(二)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

6.完善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认真总结近年来防汛抗旱新机制运行实践经验,做大强项、补齐短板,组织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确保各类预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重点突出落实极端暴雨、超标准洪水、极端干旱等最不利情况的应对措施,确保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实效性。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细化水库、河道、地质灾害、城市防洪、道路交通、下穿式桥涵、易积水点位等各类防洪重点部位专项预案及抢险方案,做到有备无患。

7.更新防汛抗旱基础信息台账。要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系统梳理防汛抗旱工作相关政策规范、责任体系、重点隐患、工作制度,完善应急队伍、物资设备、危房户、建筑深基坑、下穿式桥涵、专家库等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汛期,要密切关注基础信息的变化,及时更新台账,确保在指挥调度时能够按照实际情况实现精准调控。

8.加强防汛抢险救援队伍建设。严格贯彻落实《浑南区应急管理局 浑南区财政局 浑南区人民武装部关于加强基层防汛应急救援队伍与民兵应急力量统筹建设工作的通知》(沈浑南应急局〔2022〕67 号)要求,切实提升基层防汛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全力做好先期处置应急准备。同时,摸排掌握汛期可供紧急调用、具备一定抢险能力的施工队伍以及社会应急力量,健全调用和抢险救援现场管理机制,做好应急保障。加强各类队伍实战化、专业化训练,全面提升综合救援能力水平。

9.开展防汛抗旱应急演练工作。由街道防指牵头,各社区按照制订的防汛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实战演练的方式,重点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升组织指挥和部门间协调配合能力,汛期前至少开展一次防汛演练。在受洪涝灾害威胁的重点区域,相关社区(村)也要自行开展模拟防汛实战演练,鼓励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参与其中,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主动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相关责任人熟悉职责、清楚响应流程,确保群众知晓预警信号及避险路线、避险地点。

10.提升防汛抢险物资保障水平。全面盘点防汛物资储备情况,根据近几年物资消耗和抢险救援实际需要,在汛前完成物资补充,并制定责任人、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等调运保障措施。优化抢险救援物资、装备储备布局,在重要防洪工程险工险段、交通不便地区适当前置。创新物资储备方式,做好防汛物资协议、产能储备,切实保障防大汛、抢大险需要。

11.全面提高泄洪排水能力。大力推进防洪防涝项目建设。城管部门要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降等报废进度,严格控制水库蓄水位,推进水毁修复工程建设,确保汛前完工;要加快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不断提升河道防洪能力;大力清理整治妨碍河道行洪的阻水障碍物,保障河道行洪通畅,继续做好山洪灾害防治和农村基层防汛预警相关工作。要围绕排水管网和泵站建设与改造、涝水排放通道建设、雨水源头减排、积水点位改造等重点任务,推动实施城市内涝治理项目,不断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与居民生活日益相关部门,要完善供电、通讯、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的防洪防涝标准,落实应急措施,确保运行安全。

12.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保障力度。各社区、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对培训演练、物资储备、设备购置、抢险救援等经费给予必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应急资金快速核拨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抢险救灾资金及时到位、发挥效益。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到专款专用。

(三)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13.分级分行业开展隐患自查。各社区、各部门自行组织开展安全度汛隐患排查,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并报送至街道防办,力争在汛前完成整改任务;对汛前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制定应急度汛预案,落实责任人和度汛措施。

14.加强防汛抗旱检查督查。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和防汛抗旱准备情况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持续跟踪推进,确保及时处置,排除问题隐患。

15.强化重点部位巡查防守。涉及河道堤防的各社区要严格按照“堤划段、段定人、人定责”要求,落实巡查人员、明确巡查频次,做到巡查全覆盖,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水库、旅游景区、在建工程及地质灾害风险点的巡查防守,对历史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涉河工程、漫水路(桥)等易出险区域落实专人、分班、分组反复巡查。当河道达到警戒水位或重要水工程达到规定的相应流量(水位)时,要加强巡堤查险力度,增加巡查人员和频次,保障行洪安全。

(四)突出抓好防汛抗旱值守应对

16.全时值守应对洪涝灾害。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防汛值班人员“在岗、在职、在责”。要落实防汛值班工作规范要求,合理安排值班力量,规范值班调度场所,配备值班设备设施,满足防汛值班需要。遇有降雨预报时,要提前部署防范应对措施,加强重点点位的现场布控。遇有暴雨、洪水、山洪及地质灾害等预警发布时,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启动响应,落实各项应急响应措施。要实时监测防汛重点区域、河道、路段、点位,实时掌握各类汛情,及时调整抢险力量部署。遇有险情灾情时,要第一时间组织抢险救灾,并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和防办上报信息。

17.科学研判发布预警信息。根据区气象局、区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棋盘山分局、市自然资源局浑南分局、区交通局、区建设局、区城管局、区水务中心、区房产局、区文旅局、浑南水务集团等成员单位对暴雨、洪水、内涝等主管行业领域的监测信息,根据预报预警信息,分析研判灾害风险和发展趋势,及时按照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18.切实做好防旱抗旱工作。各社区、各部门要加强旱情监测研判,密切掌握旱情动态,及时组织落实抗旱措施,密切关注群众供水、饮水困难,指导、督促落实抗旱应急供水预案和保障措施;城管及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各类水源工程和灌溉工程维护、调试及检修工作,调度各类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及时做好农田增墒、补墒工作,扩大浇灌面积;要高度关注土壤墒情、春耕进展、大田苗情变化,科学监测评估旱情,配合区派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围绕农田灌溉、病虫防治、补肥追肥、结构调整等方面开展技术指导,提高农作物的耐旱能力。

19.做好信息系统支撑保障。应急、城管、农业要根据相关部门的雨情、水情、墒情、图像监视和基层监测预警设备、信息传输网络、应用系统的全面检查及维护,配合做好信息采集准确、传输通畅、应用有效。

20.高度重视极端天气应对。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领导,配合做好基层一线督导指导,尽全力调动一切资源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发生超标洪水、大暴雨以上量级降雨等极端事件时要适时采取“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等应对措施,关键时刻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适时对基层干部群众应急避险知识培训,做好汛期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监测,必须做到“早发现、早响应、早转移”。加强对危旧房屋、临时工棚等重要点位的巡查检查,强化对自驾游、骑行、垂钓等涉山涉水人员的管理,关键时刻要应转尽转、不漏一人,全力保障人员安全。

21.迅速有效处置各类险情。要强化与应急、消防、公安部门的联系,发挥好城管、农业、经发等成员单位的防汛抢险行业优势,统筹社会应急力量,建立健全汛期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机制,及时、科学、高效处置各类防汛险情。密切监视易出险部位和区域,提前预置应急抢险力量,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发生险情,能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五)深入开展培训和宣传动员

22.开展防汛业务培训。按照区级培训街道、街道培训社区(村)的原则,持续组织各级各类防汛抗旱责任人、业务干部等进行防汛抗旱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防汛抗旱综合指挥能力,加强相关责任人的抢险救援技能和知识。

23.开展防汛知识宣传。通过多种宣传手段,组织开展范围广、内容深、接受易的防汛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公众风险意识。组织社区(村)发放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和防汛减灾宣传手册等,建设风险宣传栏,利用微信群等线上方式传播防汛知识,保证群众知晓洪涝风险点、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

24.强化正向舆情引导。汛期要加强对各类涉汛舆情监测,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利用微信等传媒手段报道防汛应对工作阶段成效,引导舆论形成正能量。同时,要针对不实传闻主动发声,及时澄清和辟谣。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

主办:浑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浑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浑南区委宣传部 浑南区联系电话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1120003 公安备案号:21011202000218 辽ICP备08100350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浑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浑南区委宣传部 地址:沈阳市浑南区世纪路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