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旅游规划引导、景区提升依托、宣传促销支撑”的工作思路,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品牌特色,不断加快推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规划体系,指导旅游业快速发展
(一)纳入规划体系。《沈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0)》在旅游项目规划中,明确重点构建“四大龙头、十三个重点、多项支撑”的项目体系。其中,“福运四季”项目为四大龙头项目之一,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已列入“福运四季”项目的重点。该项目将在棋盘山地区以沈阳植物园升级改造为重点,打造景观博览、花卉展示、花卉科技、花卉经营等四季开放的北国花博城。利用世博园效应,带动左翼东陵公园、鸟岛、欧陆风情小镇的生态休闲和右翼棋盘山的生态度假双翼发展,形成棋盘山“度假四季”和鸟岛“鸟鸣四季”,挖掘东陵“福运文化”,打造东陵文化遗址公园。
(二)谋划发展定位。将按照“统一标准、构建联盟、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全面定位。一是促进植物园、棋盘山、东陵、鸟岛、欧陆小镇等内部连接绿道、服务中心等设施的统筹建设,开展合作营销,发展联票制等;二是开发“游在植物园、吃在棋盘山、购在欧陆风情小镇、住在棋盘山”等类似线路产品;三是以旅游度假产业为核心,构建“1+N”产业联盟,带动花卉产业、体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产业链。
二、强化旅游招商,打造品牌项目,整合旅游资源市场化运作
浑南区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促进旅游项目加速聚集,全力打造“黄金旅游带”(森林公园—棋盘山秀湖风景区—世博园—鸟岛),为游客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积极营造有效的休闲度假空间。
(一)全面推行市场化运营模式。浑南区把旅游产业定位为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打破产业条块分割现状,全面整合棋盘山地区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加快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团队进行整体开发和市场化运营。目前,浑南区已经与中青旅集团达成共识,并签署了框架协议。下一步将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建设开发、维护、运营沈阳世博园的旅游资源,实现国有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二)全面实施旅游项目提升工程。近两年来,浑南区实施了棋盘山景观改造升级工程,完成秀湖环湖路及景观改造工程。完成世博园园区路面、公厕等基础设施全面维改。今年,还将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棋盘山风景名胜区正门出入口改造工程、森林公园景观提升综合整治工程、石台子山城周边环境改造工程等。此外,已在棋盘山风景区、世博园启动智慧旅游试点工作,实现互联网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旅游品牌,筹划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并在动物园实施大熊猫引进项目。
三、推进机制体制改革,优化运行模式,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一)实施体制改革。为进一步推进旅游业发展,尽快改变我市旅游产业资源分散、体制落后、经营粗放、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带动作用缺失等状况, 2016年1月,成立了沈阳旅游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整合沈阳市植物园、国家森林公园等棋盘山地区的旅游景区,扩大优势、盘活资产、吸纳资金、开发建设、拓展业务的平台,使集团具备形成旅游投资主体、整合旅游产业要素、支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功能。
(二)创新运作方式。沈阳旅游产业发展集团公司将以项目为载体,努力引进1至2家旅游产业龙头企业入驻,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增强景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集团坚持创新运作方式,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旅游文化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项目研究、市场开发、招商引资、战略合作、推介营销及现代传媒等手段,不断提升棋盘山等东部景区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四、把握创建标准,明确工作目标,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
(一)完成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2015年,市旅游委和浑南区共同确定了推动棋盘山风景名胜区申报辽宁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工作目标,严格按照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要求,明确定位,找准方向,落实责任,扎实推进。2016年年初,省旅游局批复棋盘山风景名胜区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棋盘山旅游度假区正在全力争创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此外,我们正在以棋盘山旅游度假区内的港中旅项目“沈阳欧陆风情小镇”积极申报辽宁省旅游特色小镇。
(二)把握国家创建标准,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据了解,国家旅游局2015年10月公布的首批17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吉林省长白山旅游度假区是东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度假区。目前,棋盘山风景名胜区具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基本条件,我们将逐步落实好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相关事项,认真对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加快棋盘山风景区整合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度假产品的主题、质量和服务,加强旅游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景区知名度与美誉度,共同推进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