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16 上午9:31:36 星期一

一头猪浑身是宝 哪块肉性价比高?

稿源: 浑南区政府网 2022-04-07

一头猪身上浑身都是宝,在四川是“回锅肉”,在江西是“粉蒸肉”,在无锡是“糖醋排骨”,在东北是“猪肉炖粉条”“锅包肉”……一个“猪”字贯穿了中国的八省九市的大小菜馆家庭餐桌,这些个扑散着香气的菜名中,猪肉是其中的灵魂一笔。

猪肉的美味和百搭,有目共睹,有嘴共尝。卤猪蹄、东坡肉、梅菜扣肉、京酱肉丝、猪肉炖粉条、宫保肉丁、猪肉丸子、猪肉焖板栗、猪肉松、豆皮猪肉卷、香芹猪肉水饺、...

所谓有猪的地方,就有吃的江湖。

中国人到底是多爱吃猪肉?

现在我们便一起来解剖一头猪,感受犄角旮旯或车水马龙的餐桌上的菜系风云—

猪里脊

热量:155 千卡 蛋白质:20.2克 脂肪:7.9克

猪身上最好的一块肉是在哪里?菜市场的摊贩和日烤烟熏的大厨们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到:“当然是那最嫩的里脊喽!”

猪里脊又分外脊和里脊,肉质嫩,易消化。处在脊背位置,脊背上面的是外脊,贯穿整个脊背,所以又称为通脊、扁担肉、硬脊,是较嫩的瘦肉;而里脊位于外脊下侧,从腰子到分水骨之间的那一条肉,呈长条圆形,一头稍细,是最嫩的肉。

虽然都统称为了里脊,但由于真正的“里脊”分量太少,做菜时都往往用外脊替代里脊。

而嫩又精的里脊,也决定了它怎么烹饪都不差的口感基调,油炸、爆炒、水煮总相宜,但最出名的做法当属糖醋,据说当年秦始皇好吃甜酸口味,一位士兵的母亲特地做出一道“糖醋里脊”献与秦始皇,始皇大悦!于是这道菜便流传下来,广传天下。

第一盘糖醋里脊究竟味道如何,已经无人可知晓。但我们将炸至外酥里嫩的小里脊裹上酸酸甜甜的糖醋酱,一口咬下去等那丰富有层次感的味道在嘴里爆发时,或许也能体会到当年秦始皇龙心大悦的心情吧。

猪五花

热量:568 千卡 蛋白质:9.3克 脂肪:59.0克

五花肉,即是在猪肋排上的肉。第一层:猪皮,第二层:猪油,第三层:薄薄的猪瘦肉,第四层:猪油,第五层:深层的猪瘦肉,所以称为五花肉。

好的一块五花肉,脂肪层层叠叠似裙边,而它的肥肉遇热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最好的五花肉在接近猪后臀尖部位,这里的五花肉,五花三层分明,肥瘦肉厚度相当,一整块五花肉厚度为一寸左右。

苏东坡所捧红的东坡肉就灵感于此,当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他将百姓杀猪宰羊的献礼做成了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所以又一致称他为“回赠肉”,即便是八十老妪都能不磨牙不腻味地吃完一块。

五花肉连皮而烹,肉皮能让汤汁变浓稠让肉光亮,少了肥美的五花肉的油脂,即会失之千里。

猪排骨

热量:278千卡 蛋白质:16.7克 脂肪:23.1克

排骨,并其着小排、子排、大排、肋排。小排肉层比较厚,并带有白色软骨。适合蒸、炸、烤,但是要剁小块。

子排的肉层很厚,隔着一层薄油还连了一块五花肉,油脂丰厚,肉质是所有排骨中最嫩的,只是口感略显油腻。适合炸、烤、红烧,长度以5~7厘米为宜。

大排又称为肉排,多用于油炸,以肉片为主,但是带着排骨,除了增加分量让肉片面积显得更大外,适合炸、卤,如果炸要切薄一点,如果卤,则要厚一点。

肋排是胸腔的片状排骨,肉层薄,肉质瘦,口感嫩,剁小块后挑出肉层较厚的部分可以用来蒸、炸、红烧,大片的适合烤。

排骨最早的起源在南宋时期,明朝的中山王徐达则在秦王岛(现秦皇岛)的河边桥头,让“桥头排骨,美誉山海”。一块排骨的拆解价值是如此大,也决定了它风味的多样性,在江西,四川之地,大多会是辣味十足的豉香排骨;在江苏,上海等地区,则大多会选择略带甜味的糖醋排骨。

猪蹄

猪蹄:260千卡 蛋白质:22.6克 脂肪:18.8克

猪蹄,猪的脚部(蹄)和小腿,在中国又被叫做元蹄。华人世界中,猪蹄是有着各种福气的蕴意的,猪蹄谐音“朱题”,古代寓意“朱笔题名”,所以送学子猪蹄就有金榜题名之意,至今,它也是经常被我们食用的部位之一。

胶质足,瘦肉多,丰富的胶原蛋白,真正的肥瘦相间肥而不腻,炖煮、卤煮、蒸煮、焖煮的方法,把这本骨多肉少的鸡肋食材化腐朽为了神奇。

其中的红烧猪蹄,是万千猪手的代表,又称“万山猪蹄”。据说明朝时期当年朱元璋为了刁难江南第一富商沈万山,提出要吃猪蹄,而当时猪蹄非常硬,很不好吃,加工猪蹄只有用刀把它切开才可食用,而在皇帝面前是不能动刀和利器的。沈万山便把做好的猪蹄拿回家,用小火把它焖得一直到肉非常酥软,只要轻轻一碰,就可以把它分开,于是称其 “万山猪蹄”。

猪头肉

热量:338大卡 蛋白质:18.7g 脂肪:28.7克

猪头肉是最有情怀与氛围的肉了。逢年过节的喜庆日子里,灶王爷桌前总呈着一盘红彤彤端端正正的猪头肉。猪头肉的美味于民间早就声誉鹊起,据说淮扬菜系中的“扒烧整猪头”火工最讲究、历史最悠久,早在晚清时就享有盛名。

猪头肉是个大概念,仔仔细细的端详着,还能分出猪鼻子、猪耳朵、核桃肉等等,所以吃起来分外讲究有弹性的口感,各省各自发挥水准,哈尔滨做出的猪头肉色泽红润,香糯浓醇、咸甜适度。比较有特色的南京六合猪头肉吃起来的口感则肥而不腻,香、透、洁,食客“闻到开胃,进口即化,一抿下肚”。

至此我们又回到了那句话:“中国人缺猪肉,全世界都帮不上忙”。

在格局上,我们把吃猪肉的规模与数量向世界昭示到望尘莫及的地步。

在口味上,也只有中国真正把猪肉做出了千万种灵魂的风味。

即便猪肉涨价,肉猪限养,猪瘟爆发,但等着那风口过去,那口或甜酸,香辣,韧糯、酥软的口感,始终铭刻在我们舌尖与味蕾上,以食为天的一生中,我们仍然会唤醒这骨子中的灵魂知觉,千千万万次。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

主办:浑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浑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浑南区委宣传部 浑南区联系电话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1120003 公安备案号:21011202000218 辽ICP备08100350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浑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浑南区委宣传部 地址:沈阳市浑南区世纪路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