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16 上午9:31:36 星期一

区教育局关于“双减”工作推进情况

稿源: 浑南区政府网 2021-11-26

区教育局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双减”工作部署及我区“双减”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协调推进全区“双减”工作,指导学校做好“双减”工作,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与监管,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校内减负提质扎实推进

1.着力提升作业管理水平。一是建立两级联动作业管理机制。成立局、校两级作业管理专班,中小学实行作业管理校长负责制,因校施策,制定作业管理方案,实现了对学生作业内容、形式、总量的科学统筹;教育局将作业管理纳入五维评价、教学视导、责任督学检查的重要内容,对各校作业管理情况进行科学指导和有效监管。二是构建专业教研支撑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教师学校理念引领和方法指导作用,将作业设计纳入区级和校本研训体系,举办了全区中小学全学科“作业设计”主题研训活动,完成了新中考背景下初中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教师培训工作;在课堂评价指标中加入作业设计环节,通过广泛应用于评课、研课树立鲜明导向;加强日常调研,对各校作业设计进行实时跟踪指导。三是完成各学科基础性作业编制工作。以126中学浑南分校“三段式”作业辅导机制为代表,各校正逐步健全完善特色作业体系,浑南八小英语学科项目式学习特色作业在市英语学科筑基提质启动仪式上向全市作经验分享。

2.高效推进课后服务工作。一是实现了课后服务特色化开展。以浑南区“智慧+”区本课程体系为支撑,全区35所中小学校全面启动“5+2”课后服务,22所学校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延时服务,13所中小学校开展周六课后托管服务,实现了课后服务全覆盖。浑南九小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暑期、周末托管服务,吸引了铁五、育才等外校学生及北京、上海、大连等外省市学生积极参与,作为“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沈阳市“双减”工作推进会拟在白塔小学召开。省博物馆大篷车已为7所中小学带来唐宋八大家校园巡展,省图书馆大篷车送实践活动到七十三小学部。二是实现了课后服务家校社协同。充分发挥家委会、家长学校的作用,畅通监督反馈渠道,完善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吸纳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形成家校同行合力。浑南八校建立了“家长值班校长”制度,每天均有家长自行申请以校长身份参与学校日常工作;浑南九小通过“蒙正讲堂”,形成了基于课程价值认同的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生态。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到浑南九小和浑南一中就“双减”工作进行调研,对浑南九小“双减”工作实践及办学理念、办学方法,对浑南一中在作业管理、课后服务质量、考试等级管理等特色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沈阳市浑南区构建多元课后服务活动课程体系”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18个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

3.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开展区域教研活动,指导学校校本研修,促进备教学评一体化。通过日常教研、联合调研、教学巡诊、区域性研讨等活动,深入研究备教学评一体化在学科内的应用,提高教师能力,提升课堂效率。二是指导课堂教学,落实生本教学理念。通过包点蹲校,省、市、区精品课,优秀课评比等活动,中小学教研员指导课堂教学,传递新理念、新方法,促进教学改革,提升课堂质量。三是以赛促训,激发教师活力,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完成辽宁省精品课评选活动,沈阳市“两聚一落”优秀课评选活动,区优质课评选活动。四是落实校领导听评课制度。截止10月底,以浑南一中、浑南四中、浑南五中、浑南八小、浑南十一小为代表,校长带头听评课人均达到30余节,个别校长亲自研发特色校本课并亲自授课,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校外监管治理管理升级

1.工作专班层级建立,明确责任分工。通过“三级一册”保证管理先行。即成立“三级工作专班”,形成区级“双减”工作调度专班、局级“双减”工作落实专班、基层“双减”工作督查专班垂直管理通道,保证“双减”工作优先,执行工作无延迟;编制“一册文件”《浑南区“双减”指导性文件汇编》,接收文件、解读文件、执行文件,保证政策力度无削减。

2.有效推进管理,督查巡查求实。浑南区校外培训机构分布广、样态杂,全查才能全“减”。管理在线“纵横织网”,按照“双轴作战”工作模式,通过横轴(教育、市场监管、公安、执法、卫健、消防等)联动,拉动纵轴(街道、社区、学校及幼儿园),由10个街道205个社区,200余名社区工作者,由32所中小学校,每所学校3名学校监督员,23个幼儿园联盟组,每个联盟组5名园长监督员,15个正规培训机构组成的志愿者监督联盟的校长监督员,共同组成的督查、巡查骨干力量,在区级专班组织下,按照街道区域、学校学区等任务区划,连续两周,重点在周末时段,共720余名人次的督查员,佩戴工作牌,周末全时段工作。按照“核查证照、清查广告、对查师资、登记台账、宣讲政策、违规即罚”六步工作流程,共计督查、巡查培训机构330余家。督查、巡查发现无证无照黑班9家,当即下发《黑名单告知书》《督察巡查告知书》,立即叫停。发现违规广告36条,现场拆除12条,其余责令三日内全面予以清除。向56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宣讲政策,进一步做好向非学科类转型。

3.实施分类施策,开展专项治理。重点工作管理做到限定时间、限定数据。219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159家,实现压减率72.6%。59家机构营转非提前全部完成。

4.加强试点任务,全面加强监管。一是启动预收费资金监管工作,已经与银联签署工战略框架。二是启动学科类重新审核登记工作,已完成159家机构的重新审核。三是启动学科类机构鉴定工作,工作小组已于11月10日成立,就鉴定工作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5.畅通监督渠道,稳妥处理舆情。畅通投诉举报平台,省民心网、市12345市民热线、市长信箱、区级政务服务平台等四个投诉平台全部对外公开,局公开电话24821703、投诉电话24823403、培训机构投诉专线24216688共三部电话为市民服务。及时处置、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坚决杜绝有规模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6.强化舆论氛围,加大宣传力度。截至目前,利用局公众号完成局级“双减”工作主题信息共计15篇,校级信息24篇。累计阅读人次达到近6万余人次,已经覆盖全区学校、家长及培训机构。下发了《“双减”工作倡议书》及《浑南区家长选择校外培训机构的调查问卷》,共计17741人参与,较真实的反映了家长选择培训机构的情况,为下期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从本期宣传开始,增设“黑名单曝光板”版块,帮助学生和家长降低风险、减少损失。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双减”工作作为教育系统“一号工程”来抓,精准把握“双减”政策精神,把握中央、省、市文件的精髓要义和工作要求,加快消化,强化解读,结合实际,及时精准将每一项政策、每一条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借力“学科网”等优秀IT企业,加快“网上名师课堂”建设,围绕资源共享、教学互动、教研服务、精细管理、成长可视以及服务延伸六大应用维度,建立浑南区优质教学资源库;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到应教尽教、“零起点”教学,推进落实“推门听课制”、“校领导听评课制”、“学生评教制”,深入开展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估检查,督促学校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加强作业管理,做好校长负责制的监督落实工作;持续巩固课后服务成果,让学生回归学校、回归课堂。

(三)推进校外减负试点任务。全市“双减”工作全面进入第二轮专项治理阶段。目前我区按照“大大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核心任务,一是与营商局密切配合,积极推进59家营转非手续的办理,做好无缝对接。二是加强资金监管,尽快完成培训机构开立资金监管账户工作,采取风险保证金和预收费银行托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预收费监管全覆盖。三是以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为抓手,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学科类机构数量,引导其完成转型。四是参考借鉴其他区做法,推进学科类机构的鉴定工作。五是以即将出台的学科类政府指导价政策为依据,积极扩大宣传并落实。六是认真落实将查处变相违规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社区“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的要求,联合相关部门,构建街道、社区、网格员三级网格化动态排查机制,深入摸排、联防联治,发现一起,立即“吹哨”,从严处理,严防死守隐形变异转入“地下”的培训行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浑南区!

主办:浑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浑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浑南区委宣传部 浑南区联系电话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1120003 公安备案号:21011202000218 辽ICP备08100350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浑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浑南区委宣传部 地址:沈阳市浑南区世纪路13号